超越小平?
在阅读“十六大”报告的同时,我对照邓小平的有关讲话,发现“十六大”对我国今后50年发展速度的设想比小平同志的设想快了一倍。
我的依据是:
(1)邓小平设想翻两番需要50年。
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P224)中,邓小平讲:“总的来说,我们确定的目标不高。从1981年开始到本世纪末,花20年的时间,翻两番,达到小康水平,就是年国民生产总值(GNP)人均800到1000美元。在这个基础上,再花50年的时间,再翻两番,达到人均4000美元。那意味着什么?就是说,到下一个世纪中叶,我们可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2)“十六大”提出翻两番仅用20年。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国内生产总值(GDP)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很明显,在二十世纪末我国实现小康之后,邓小平提出的翻两番要用50年,而“十六大”则提出只用20年,提前了30年!
另外,邓小平讲的是GNP,“十六大”讲的是GDP,前者包括国内、外两部分的产值和劳务收入,后者仅包括国内部分。由于中国目前在国外的投资和劳务出口不太多,而国外企业在中国的投资增长较快,所以在计算中扣除外国资本的投资因素后,我国的GDP要少于GNP,GDP人均4000美元所意味的本国富裕水平比GNP人均4000美元要高,因此“十六大”提出的GDP翻两番就比邓小平提出的GNP翻两番更加困难、要求更高。
我们可以用一组数据来做个比较:(用软件测算)
中国GDP与世界之比较(美元)
|
2000年 |
为中国倍数 |
2020年 |
2050年 |
为中国倍数 |
中国人均GDP |
900 |
- |
4000 (翻两番) |
16000 |
(翻四番) |
世界人均GDP |
5000 |
5.5 |
9000 |
17000 |
1.1 |
发达国家人均GDP |
20000 |
22 |
35000 |
70000 |
4.4 |
发展中国家人均GDP |
1000 |
1.1 |
1800 |
4000 |
0.25 |
注:1、2000年发达国家以人均GDP5000美元为下限,包括美、日、西欧直至沙特、伊朗、俄罗斯等46个国家和地区。
2、其余均为发展中国家,包括乌克兰、匈牙利、马来西亚、巴西、中国等154个国家和地区。
从上述表格可以看出,中国目前已经接近了发展中国家的GDP平均水平——1000美元,邓小平所设想的翻两番就是要达到发展中国家50年后的平均水平——人均4000美元。但是,距离50年后世界人均17000美元的水平还很远。所以,邓小平所提出的“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实际上是指“中等发展中国家水平。”
而“十六大”提出的翻两番,是指在2020年中国就要达到“中等发展中国家”50年后的水平——4000美元,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将要达到或接近世界人均水平——17000美元!也就是要比2000年翻四番。
这看起来很“吓人”,但是GDP人均17000美元仅仅是澳大利亚和英国今天的水平,而我们要在50年后才能达到,看来也不是高不可攀。
开始我对没有把“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一词写进“十六大”报告很奇怪,现在看来是有原因的。一是上述提法并不准确,可以理解为发展中国家的中等水平,也可以理解为发达国家的中等水平,而这两者的差距甚远。二是小平提出他的设想是在1987年,当时的中国还很落后,改革开放的成果还没有充分显现出来,因此他所提出的发展目标可能会比较稳妥和“保守”。但是,按照近几年的发展情况来看,经济增长率维持在7%以上是不困难的,再加上“奥运会”和“世博会”等“加速剂”的影响,发展速度会更快。所以,“十六大”再维持“50年内翻两番”的目标,就显得不符合发展趋势的要求了。也许,这就是“十六大”要“超越小平”的理由吧?
当然,能否在今后50年里翻两番、三番或者四番,关键在于是否能有一个好的国内外大环境。如果像上个世纪那样,打上两次世界大战,再打上几次“内战”(包括文革),那就要另说了。
不过,如果中国真的能在50年后达到GDP的世界人均水平,那就很了不起了。中国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如果中国富裕起来,尤其是农民富裕起来,那么中国将会成为一个购买力惊人的大市场。就像“黑洞”一样,中国将把世界的资金和人才吸引过来,进而加速中国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的富强,将会改变世界。过去世界上是四分之一的人富裕,四分之三的人贫穷;50年后世界的贫富格局将会由于中国的富强而有所变化。
中国的成功还将为世界提供经验。不管人们把中国说成是什么制度的国家,“中国特色”的富强之路将为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增添新的一页。
我们读懂小平,进而“超越”小平,是历史的必然。前人不会责怪后人“突破”他们、“超越”他们,而会为此高兴的。
2002年1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