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经典”社会主义

 

马克思认为,要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列宁说,社会主义也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和特点:

一、     必须完成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

二、     必须消除城乡差别,大部分农民将成为城市人口。

三、     只有在资本主义充分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基础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社会形态才会出现。

四、     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必须发展到可以满足人们对社会财富“按需分配”的高水平。

五、     以计划经济代替市场经济。

六、     以公有制代替私有制。

七、     民族和宗教将会消亡。

也许,我们可以把马克思所定义的共产主义(包括社会主义),称之为“经典共产主义”(或“经典社会主义”)。而马克思对于这种“经典共产主义”的设想,是他对欧美资本主义的历史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然而,从中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来看,却并不具备马克思上述的几个条件和特点。原因在于:

一、     中国的人口负担大,必须维持相当规模的农业生产,才能保证粮食安全和人民的生计。因此,中国不可能完全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

二、     由于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及环境的限制,中国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不可能消除城乡差别和东西部地区的差别。中国的农村或农业人口比例,更不可能像欧美国家那样,减少到总人口的10%以下(如果那样的话,我们将会失去大量耕地,甚至出现粮食危机)。

三、     在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由于历史机遇和国际环境的限制,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始终没有得以充分的发展。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和未来,国内外环境的变化,也不允许中国再重蹈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老路。因此,中国不可能等待民族资本主义充分发展之后,再去探索马克思所提出的“经典”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路。

四、     符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只能是某种“非经典”的社会主义形态。这种“非经典”社会主义模式,既包括毛泽东曾经提出过的“新民主主义”理念,也包括列宁曾经提出过的“国家资本主义”思想。不仅如此,它还应该是某种符合亚洲民族共同发展的社会形态,我称之为是“东方民主主义”模式。它不仅需要符合中国的国情,也需要符合亚洲的“洲情”。换句话说,中国应该探索出一种既适合于本国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与周边国家和平共处及国际合作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目前所形成的“上海合作组织”,就是这种“非经典”社会主义及“东方民主主义”的具体体现。

五、     由于中国生产力水平较低,城乡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均资源占有量有限,因此必须同时发挥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两种机制的作用,才能保证经济的健康、平衡发展。

六、     历史经验证明,完全否定私有制及“非公经济”的积极作用,不利于我国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只有“抓大放小”,使公有经济和“非公经济”各得其所、相互补充,才能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七、     中国是个多民族、多宗教共存的国家。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也是多民族、多宗教相互争斗与融合的历史。凡是中国历史上得到较快发展的朝代,都是民族矛盾及宗教矛盾得到缓解的时期。因此,中国要发展,必须创建和维持各民族及宗教相互包容、和谐共处的局面。所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应该旨在民族或宗教的消亡,而应该致力于各个民族及宗教的共存共荣与和谐发展。

当年轻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他们的“经典”共产主义学说时,全世界的人口总数才刚刚突破10亿,还没有中国今天的人口多。因此,他们不可能对“人口膨胀”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和影响,有较深刻的认识。150年过去了,世界人口将很快会突破70个亿,是19世纪初世界人口的7倍。因此,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将会十分突出。这不仅会改变生产关系,制约生产力的发展,而且也要求人类重新选择节能、降耗、低碳、环保的生产方式,甚至会迫使人们回到返璞归真、节俭度日的生活方式中去。“经典”共产主义学说所描绘的“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美好远景,也许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我们唯一的选择只能是,“有多少米,做多少饭”。在有限的资源与脆弱的环境之中,以科学、理智、现实的态度,去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非经典”的社会主义道路。

                                                                                                                    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