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价值”理论过时了吗?

 

马克思去世以后,恩格斯曾经在他的墓前发表过一篇简短的讲话。其中他谈到了马克思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个发现:一个是“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另一个就是“剩余价值”。

什么是“剩余价值”?简单地说就是:工人在为资本家提供了“有偿”的劳动之外,还同时提供了“无偿的”、“额外的”劳动(比如无偿的加班);而“无偿”的劳动则为资本家创造了“剩余价值”——即“利润”的来源。

传统的理论界还这样解释:在马克思看来,资本、机器、技术、原料等生产要素并不能产生新的价值,因为它们没有生命;而工人是“活的劳动”,因而是最活跃的生产力。没有生命的生产要素只有通过“活的劳动”,才可能创造出新的、更多的价值;而资本家仅仅因为拥有了资本、机器、技术和原料,便无偿占有了工人的“额外劳动”和“剩余价值”,这就是剥削的本质。

但是近些年来,上述对“剩余价值”的解释受到了质疑和挑战,网上的一些文章公开提出,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已经过时。特别是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提出来以后,“产业工人是生产力的主力军”的传统观念受到了挑战,资本、技术、信息和现代化管理等生产要素的作用和价值得到了重视和肯定。因此,人们开始怀疑“剩余价值”理论的正确性。

“文革”时期我在工厂当过几年工人,改革开放初期也到沿海特区办过工厂,那时的工厂确实是搞“人海战术”;在多数的工业生产中,科技含量不高,主要是靠人工操作,靠拼体力、增加工作量、延长工作时间来完成任务。“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也大致上是宣传这样的模式(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至今还是值得颂扬的)。因此,工人的劳动水平和劳动积极性,对生产的过程与成果起着主导的作用。而科学技术对生产活动的影响,往往是辅助性的、次要的。一项新的技术是否能够应用于实际生产,往往要看工人是否能够接受和掌握它;如果遭到抵制,甚至可能导致工人下岗,那么新技术就无法得到应用(工人阶级是国家的主人,工人失业是政治问题,而是否采用新技术只是方法问题)。在改革开放初期仍然存在类似的情况,一些先进的进口设备不能正常发挥应有的作用和水平,往往是因为工人不能正确掌握和操作之,甚至设备上原有的计算机系统也被拆掉,改成了手工操作。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外资企业的大量进入和技术引进工作的不断开展,中国传统的生产方式受到了冲击和改变。特别是加入WTO以后,中国经济开始走上了市场化的道路。过去认为劳动力不是商品,而现在不仅有了劳动力市场,而且中国的劳动力还要出口到国外去。这样一来,新中国的工人阶级开始走下了“国家主人翁”的圣坛,又要面对新出现的“资方”(包括国内和国外的资方)的挑剔、开始对自己的市场“价值”讨价还价了。

既然工人的劳动又有了市场“价值”,那么“有偿劳动”和“无偿劳动”、“必要劳动价值”和“剩余劳动价值”的问题也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首先需要看看目前企业的情况。

如果你走进今天的大企业,恐怕已经看不到什么“人海战术”或工人挤满车间的情况了。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了成套设备和计算机管理,只用少数技术人员进行管理、检测和维护。因此有人就说,仅仅靠产业工人创造价值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资本、技术、管理和市场营销等生产要素在生产活动中的作用,已经超过了产业工人本身。所以,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已经不适合今天的情况;如果还存在“剩余价值”的话,它往往不是产业工人创造的,而是从事资本运作、技术开发和市场营销的人员所创造出来的。

比如说,当企业资金短缺时如果获得了新的投资,就可能让它起死回生;比如说,采用了一项新技术或先进设备,就可能减少人力、物力而降低成本(即减员增效);又比如,由于在媒体上做了一次成功的广告,就可能使产品的品牌家喻户晓,这些手段对于提高企业的效益无疑是重要的。改革开放以后,对于大批国有企业进行了股份制改造,推行了现代企业制度,采用了包括计算机信息化在内的科学管理,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水平。因此,过去那种靠拼人力、拼时间办企业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企业在竞争中能否生存和发展,更多的是要依靠科技、管理和营销。

如果这个说法成立的话,那么工厂的利润——“剩余价值”,也就不能仅仅说是剥削工人“剩余劳动”的产物了,恐怕它也同时来自于(甚至主要来自于)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营销人员和投资者的贡献。这似乎违背了马克思的判断和结论,也许因为马克思的观点和结论产生于一、二百年前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阶段,当时的情况与今天确实存在很大的不同。那么,马克思的观点是否真的过时了呢?

依我看,这恐怕要从两个层面来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首先,从目前欠发达国家和地区来看,不少劳动密集型的企业,仍然存在主要靠工人加班加点、获取利润的情况,这与马克思那个时代的企业状况差不多。即使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外国企业为什么愿意把工厂搬到中国来,就是因为我国的劳动力便宜。尤其是搞粗加工的企业,因为主要是靠工人的手工劳动来加工和组装零配件,所以企业的利润主要来源于工人加班加点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因此,从这个层面来看问题,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仍然没有过时。

但是,从发达国家或地区来看,尤其是在知识密集性的企业和行业中,效益与利润的来源就出现了多元化的现象。换句话说,掌握科技知识、市场信息和营销技巧的所谓“白领”阶层,即高管人员和老板,有可能成为企业赢利和发展的关键要素。

现在有一种说法:“三流的企业卖产品,二流的企业卖品牌,一流的企业卖理念。”比如美国微软公司,它开发的WINDOWS操作系统就是一种理念,一种网络化的工作理念。它不仅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办公模式,而且也改变了亿万人的生活方式。把理念作为商品推销到全世界,要比推销名牌商品更有价值,所以比尔。盖茨能够成为世界的首富,也就不奇怪了。

可见,在生产“理念”的企业中,从事简单体力劳动的产业工人,显然是无足轻重的。当然,从事软件开发的“白领”或“蓝领”也可以说是一种工人(邓小平讲,知识分子也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他也可能会创造出“剩余价值”,如果他在企业中没有股份的话。但是要准确地计算出这种“剩余价值”有多少,并公平合理地按照企业中不同层次人员的贡献度来分配,可能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在第三产业的许多行业中,也存在类似的情况。例如在媒体、广告、影视、通讯、物业、房地产、旅游、商贸、金融、交通、医疗和教育等行业,他们所提供的是“无形的产品”(即服务),而他们能否获得利润,往往与市场、行情、季节、气候、心态、时尚、习俗、信仰、潮流、性别、年龄、民族、宗教、心理、道德等诸多因素有关,要说清楚“剩余价值”的来源,就更不容易了。

因此,在知识经济和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是否还能用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来解释一切问题,确实需要再学习、再研究。最近有报道说,过去人们以为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有15亿人以上,但是实际上只有5000万都不到!这使我感到很奇怪,难道中国目前的九亿农民中只有5000万人没有工作吗?如果真是这样,那倒是一件大好事,我们今后就不用为农民工的问题发愁了。因为他们很快就能成为求之不得的劳动力资源,工资和待遇也会大幅度提高。但是,我并不敢如此乐观,我认为目前出现的“劳动力短缺”的现象,并不是真的企业找不到人,而是因为企业找不到称职的人;不要说没有现代技术的农民工,就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不是也有不少人求职无门吗?说实话,在崇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今天,如果你没有技术和不断积累的实践经验,即使你愿意提供“剩余价值”,愿意接受“剥削”,恐怕也没有资格和机会!

 “剩余价值”——利润总是要有的,没有它企业就无法生存,国家也就得不到税收。那么,究竟是谁创造了“剩余价值”?恐怕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简单化、阶级化、绝对化。

不过,在我们结束讨论之前,不要忘记资源与环境也是构成“剩余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今天,我们所获得的许多“剩余价值”和利益,往往是以牺牲环境与资源为代价的。换句话说,是在子孙后代将要忍受更多苦难的基础上取得的。而今后子孙后代为了恢复生态平衡所付出的劳动和代价,也将是一种“无偿”付出的“剩余劳动”,这种“剩余价值”却被我们这些爷爷奶奶们“无偿”地提前占用了。

不知当马克思老爹研究“剩余价值”的时候,是否也想到了这一点?

 

                                                                                           2007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