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党的本色

 

辞海里说,政党是代表某一个阶级、阶层和集团,并为维护其利益、实现其政治主张而共同行动的政治组织。

现在人们忌讳提阶级斗争,并且认为阶级似乎也不存在了,只是存在一些以职业特点划分的社会阶层。尽管中国的贫富差距早已超过了世界警戒线;尽管上亿的农民和下岗工人已经成为了事实上的“无产者”,而新兴的“有产阶层”也早已形成;尽管欺压农民和草菅工人性命的现象已经十分严重,可人们还是不愿意把这些问题与阶级和阶级矛盾联系起来分析,惟恐那个可怕的阶级斗争年代再次回来。

确实,随便提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不谨慎的。现在先富起来的人里,不少是村干部、企业家、科技专家、各级领导。仅仅用财产的多少来衡量一个人的阶级属性和政治态度,确实有些片面。

但是,如果不承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阶级,存在贫富差距,存在阶级矛盾和斗争,那么政党的阶级性还存在吗?政党的性质是否就会改变?

过去,我们搞“阶级斗争为纲”,什么事都给你上纲上线,动不动就把你打成“右派”、“反革命”。现在来了个180 度转弯,干脆不承认有阶级和阶级矛盾存在了。其实,承认有阶级和阶级矛盾,才有利于正视矛盾,解决矛盾,政党的作用才能正常发挥。当然,发挥政党的作用,并不是把党凌驾于法律之上,更不能再采取“反右”和“文革”的办法搞“政治运动”,而是通过法律途径和社会调节机制来解决。正确地处理和化解阶级矛盾,就不会激化成对抗性矛盾,并能使矛盾得到缓解,生产关系才能不断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通常来说,政党是政党,政府是政府。政党维护某个阶级和阶层的利益,是政治组织;而政府要维护国家和全体公民的利益,是行政组织。长期以来,由于共产党是执政党,所以使人们很容易把党的职能和政府的职能混为一谈。

近些年来,我也开始以为今后共产党将成为一个多元化的组织。一方面将成为某种科技组织,着重解决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的问题;一方面将成为某种文化组织,着重解决发展文化教育问题;一方面将成为包括更广泛的社会阶层的政治组织或人民团体,党的阶级性质将逐步淡化。

一些党员干部,已经在用行动试图改变党的性质。他们认为,既然党的任务是发展生产,党的干部利用职权多入点儿股,多分点儿红,不也是为了发展生产吗?既然党的任务是发展文化事业,党的干部把大会、小会都搬到歌厅、舞厅去开,不也是在提倡新文化吗?既然党要代表各个社会阶层的利益,党的干部为了“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而牺牲一些国家和群众的利益,不也是为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吗?

甚至有一些党员把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看成是“资本主义的初级阶段”,利用手中的权利大肆侵吞国家和人民的财产,说这就叫“原始积累”,只有个人“发展”了,国家才能发展,这也是“硬道理”!

这几天的“焦点访谈”连续曝光:

山东的一个农业开发区,申报了一个水利喷灌项目。上面的108万元专项款拨下来,项目很快上马了。结果记者一采访,发现喷灌面积远远没有达到原计划规模,即使安装的喷灌设备和机房也是装样子的,根本不能用。一查帐目,这个“形象工程”仅用了7万多元,剩下的100万元不知去向。

湖南的一个镇子,非法搞了200多个小煤矿。记者看到,开升降机的是个临时雇的妇女,矿里也没有瓦斯安全员值班,井口唯一的一台抽风机从来没有使用过,是应付检查的。县里管理部门承认,200多个小煤矿都没有生产许可证,属于违法生产,但屡禁不止。原因很简单,镇干部从中都有好处,有的还入了股。

今天又看了个节目。南方一个小城市,传销活动泛滥,一些农村的青年被骗进去,不能自拔。当他们的父亲从外地赶来找孩子,还遭到非法团伙头子的殴打。父亲和记者找到公安派出所要求帮助,竟遭到公安人员的训斥,说他们是无理取闹,被轰了出去。团伙头目公开地说:“谁说我们传销非法?连公安都不管我们!”

我不禁要问,那些地方还是共产党的天下吗?还是人民的天下吗?

也许有人会说:“怎么不是共产党的天下?共产党的任务不就是要发展生产吗?共产党不支持有技术的人、有文化的人、有市场眼光的人先富起来,经济怎么能够上得去呢?党员干部不先致富,怎么能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呢?”

这话听起来好像有些道理,但从“焦点访谈”所披露的情况看,一些所谓的“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所谓的“党员干部先致富”,并不是合法致富,更不是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而是违法致富,坑民致富,害国致富!

胡锦涛在今年“七一”讲话中明确指出:“三个代表”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并进一步说明: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是实现广大群众根本利益的基础和前提;而实现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发展生产力和文化的目的和归宿。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和享有者。

既然人民群众是两个“先进”的创造者和享有者,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是“三个代表”的出发点和归宿,把“三个代表”概括为“执政为民”,就是理所当然的了。可见,“三个代表”并不是平行的、没有因果关系的。

说到底,(1)先进生产力就是物质文明,(2)先进文化就是精神文明。两个文明一起抓,才能实现(3)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这个根本利益,既包括群众的眼前利益、局部利益;也包括群众的长远利益、整体利益,也就是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这并不是像“哥德巴赫猜想”那样难以理解的题目,而是一个简单而又明确的公式:(1)+(2)=(3)。

发展生产力和文化事业,是为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服务的,“三个代表”归结为一句话,还是“为人民服务”。所以我个人认为,胡锦涛的上述讲话,把“三个代表”理论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不仅高,而且通俗易懂。可以说,再次强调我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是对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回归和继承。当然,回归和继承,绝不是不继续发展,而是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过去一讲先进生产力,就以为是科学家、专利技术;一讲先进文化,就以为是艺术家、得奖作品,似乎与工农兵不沾边。其实,许多科学技术来源于劳动者的生产实践,许多好的作品来源于人民大众的诗歌和生活原形。再好的科技,再好的作品,如果不为广大群众服务,不被广大群众接受和享用,只能是放在资料库里的几页纸,或者是少数人的收藏品而已。

胡锦涛还讲到:“群众利益无小事”。这就更强调了“执政为民”的严肃性和紧迫性。最近国家对于“收容”和“城市游民”的问题,重新出台了政策,旨在妥善解决城市贫困人员的安置和救济。

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解救劳苦大众视为己任。今天,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对的,也比较容易做到;要想让大多数老百姓都富裕起来,就困难得多了。但是共产党就是干这个的,它就是为实现工农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奋斗的,不把这一点讲清楚,一些党员干部就会忘本,就会欺负老百姓,甚至成为新的剥削阶级。

回归、继承和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坚持“执政为民”的宗旨,才能保持共产党的本色和执政地位。

                                    200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