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的“共产主义”

 

423日晚上830分左右,海淀有线电视台播放了一段采访对话节目。被访者是我国派往以色列的工作人员,他介绍了一些很有趣的情况,恐怕连马克思也想听听。

据被访人说,以色列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成立了类似中国以前的人民公社,参加者主要是农民。农业公社的人数占全国人口的3%,但产值却占全国农业产值的50%。

在公社里实行了“共产主义”,这种“共产主义”要比我国五十年代刮“共产风”时的共产主义还要“共产主义”。在以色列的公社里,也有干部,也称为“书记”。在他们的公社里,实行“绝对”的平均主义,“书记”和一般农民的收入水平一样,连中国农村“记工分”的差别都没有。

在他们的公社里,大家都在公共食堂里免费就餐,但不提供啤酒,喝酒需要到专门开设的地方去。他们的这种“大锅饭”没有出现我们当年难以维持的状况。

以色列是个耕地极其缺乏的国家。但由于采用了高科技,他们把沙漠变成了良田,反而出现了大面积土地荒芜的情况!

以色列的国有经济成分已经达到了国民经济的60%,也许不低于我国的国有化水平。被访者认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已经不能简单地把以色列看成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了。

然而,以色列又往往会做出令世界感到遗憾的事情,最近它对巴勒斯坦的侵占和屠杀就是一例。看来,它的“共产主义”只对内,不对外;因而仅仅是局限于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共产主义”,也许可以称之为“民族共产主义”或“民粹共产主义”。这使我又联想到了原始部落的“原始公社”和“原始共产主义”,都属于不同历史阶段可能出现的“非私”所有制形式。

当然,以色列的“共产主义”与“原始公社”不同,主要区别是生产力的水平不同。但为什么在一个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的国家里会出现上述的“共产主义”现象哪?这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

在我看来,当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传统的私有制就会改变,就像原始公社的共有制必然会解体一样。以色列的人均国内产值(GDP)早已超过10000美元,相当于南韩的水平。尤其在农业科技方面,以色列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可以说,在地少人多的以色列,要想解决生计问题,不仅需要发展科技,而且也需要改革所有制及生产关系。

中国的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公里130人,而以色列是每平方公里330人,比我国每平方公里多200人!因此我们把农业不发达的原因仅仅归咎于地少人多是片面的,应当从以色列的例子中有所借鉴。二十年前我们把“包产到户”当作是农村改革的突破口,是符合当时的历史条件的。但如果我们今天还陶醉于此,可能就不符合形势的发展了,起码对于一些发展较快的地区来讲是这样。很显然,目前的家庭联产承包模式,只适合于小农经济发展阶段;而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农业的规模化经营。这不仅是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我国农业应对入世后国际竞争的需要。因此,进一步改革农村所有制结构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说以色列现在已经开始进入共产主义社会,显然是夸张和荒唐的,连以色列人自己也不会承认。但在以色列出现的局部的“共产主义”现象,对于我们探索和研究今后的经济体制改革,却是有借鉴意义的。

 

                            2002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