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为何放弃英国国籍
昨天晚上,我从中央新闻电视台晚间节目看到一则报道,是说银行起义的事。
银行也搞起义?我头一次听说。原来,在国民党执政时期,中国银行在世界各地都有分行。1949年,中行倫敦分行面临着历史的抉择,银行中分为两派。一派是国民党派,主张把钱汇往台湾。另一派是新中国派,主张起义。当时他们的大部分雇员被解雇了,只留下十几人。
1967年,他们夫妇回国,但当时外国人来中国定居是有困难的。于是,刘的夫人竟然为了定居中国,放弃了英国国籍。并且,她还改名为刘道蕊。
他们在中国银行工作,都十分认真、负责。刘本昆担任中行总行国际部副总经理,
他们的生活很简朴,在食堂吃饭时,刘道蕊天天吃窝窝头。然而,他们却把在英国低价变卖房产所得的英镑(大约1。2万),全部捐献给了周总理。总理很快批示,政府不收个人捐款,要求立即退回。但由于是匿名捐寄的,一时找不到捐款人,只能暂存中行。之后,刘道蕊还积极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被批准。
同事们不理解,一个外国人,为什么那么认真对待工作?在工作时间,也从来不与其他人聊聊天?(她认为聊天会影响别人的工作)后来人们找到了答案,因为她热爱他的丈夫,所以也热爱他丈夫的国家。
三十年后,在一次银行审计中,终于发现了那笔外汇捐款,原来就是刘本昆夫妇的!于是动员他们收回,但是他们坚决不肯;可是总理有批示、也不能收呀!于是就提出一个折衷方案,把这笔相当于四十万人民币的捐款(连本带息),作为中行的奖励基金,奖励先进工作者。他们同意了。
现在刘道蕊已经89岁,住在北京的一家养老院。昨天,我从电视里认出了她,我见过她!
原来,上个月我去过她住的养老院(因为我想比较一下,那里是否比我母亲住的养老院条件好)。为了看清房间的条件,我随便走进了三层楼,每个房间的房门都紧闭着,只有一个房间大敞着房门。我走过去,意外地看到一位欧洲白人脸型的老太太,满头白发,坐在沙发里。
我一边说:“你好!”,一边走进去。如果是遇见一位中国房主人,见到我这个不速之客,一定会不客气地问:“你找谁!”。但是,她却丝毫没有不欢迎的意思,也回答我:“你好”。我看到她的床上,摆满了各种儿童玩具,还有洋娃娃(和昨天电视里看到的场景一样),我先是表示惊讶,赞赏她的玩具很可爱。她没有说话,很礼貌地笑了笑。于是我询问了她的吃住情况,她说很满意,她完全用标准的普通话回答我。我问她,房间的租金多少钱,她收敛起笑容,并说是她儿子办的,她不知道。看来,有关钱的事是不能多问的。我自觉有些失礼,连忙说:如果这里好的话,我也想让我的母亲住进这家养老院。她会意地笑了。我不好意思再打扰她,于是向她微微点头,说“谢谢你!”,她回答:“不客气”。
当我离开养老院时,我一直想不通,这位外国老人怎么会在中国养老呢?
现在回想起来,才知道她是一位那么值得尊敬的国际友人!
照片:刘本昆夫妇(网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