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欢乐的古巴

 

1959年卡斯特罗少校发动了类似俄国“十月革命”的“政变”,在美国的眼皮子底下建立了共产党政权,当时我刚刚走进中学。

古巴留给我的记忆除了卡斯特罗的大胡子以外,还有六十年代被我们视为奢侈品的古巴红糖,以及“要古巴,不要美国佬”、“7.26颂歌”等拉丁风格的歌曲。

晃眼半个世纪过去了,原来的社会主义阵营已经土崩瓦解,只剩下中国、朝鲜、越南和古巴等几个国家还算是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党领导。当听说奥巴马要去访问古巴,我不禁担心起来,快去看看北美唯一的传统社会主义国家吧,再不去大概就看不着啦!

 

要多一些耐心去看

 

当我们到达哈瓦那机场时却找不到托运的行李,足足等了一个小时才被告知是把我们送错了航站楼,行李却在另一个航站楼等着我们呢!这种错误居然在我们离开哈瓦那时又发生了一次,司机又把我们送错了航站楼!不仅如此,古巴人的节奏比较慢,等待办理登机牌或酒店入住的时间会很长。据说,来古巴谈生意也一样需要更多的耐心和等待。是啊,回忆我们计划经济年代的情况也是如此,由于任何人都是在“秉公办事”,不存在市场竞争,所以办什么事儿都是慢吞吞的。

 

照片:司机又把我们送错了航站楼

 

红比索和外汇券

 

古巴的货币叫比索。不过他们有两种比索,老百姓日常用的俗称“土比索”;外国人兑换使用的叫“红比索”,它等于我们开放初期用过的“外汇券”。“红比索”现在与美元的兑换率几乎是1:1,而一个“红比索”与“土比索”的比价则是1: 24。所以在市场上买东西往往会看到两种比索同时标价,把价格换算成美元或欧元,再折合成人民币才知道贵贱,够费脑子的。

 

照片:“红比索”相当于我们以前的外汇券

 

旅游业发达

 

在古巴到处可以看到外国游客,据说每年游客数量有300万。而古巴人口才不到1200万,比例达到1: 4。所以,旅游业是古巴第一大创汇产业(每年20多亿美元)也就不奇怪了。不过外国游客主要来自欧美,加拿大游客最多(每年70多万人次),而中国游客每年只有一万人来,潜力很大(从中国参团来古巴旅游10天需要人民币两万多元确实不便宜)。随着古美关系的改善,估计来自美国的游客会大幅度增加。

 

照片:哈瓦那的旅游酒店临海而建,条件不错

 

照片:古巴海岸线处处是风景

 

古巴最大的出口创汇产品是蔗糖和镍矿,但还远不及旅游业的创汇多。为什么一个小小的古巴会如此吸引西方的游客呢?直接的原因是环境好,景色好,气候好,人文传统接近西方(西班牙人留下来的文化)。所以,古巴虽然是社会主义国家,与西方和周边国家关系不好,但古巴如画的海滩和美味的龙虾还是征服了欧美人!我们用一句经济学的语言来说吧,古巴的“第一生产力”是什么呢?我看保护环境就是古巴的“第一生产力”。试想一下,欧美人一看古巴到处是矿山和烟囱,河流与海滩散发着工业垃圾和污水的臭味,他们还会来游泳,吃龙虾吗?

 

照片:游览马车

 

照片:专陪人照相的古巴模特儿

 

照片:西恩富戈斯海湾的游船

 

照片:乘船游览加勒比海景

 

照片:在游船上现抓现吃龙虾

 

古巴的特色产业

 

来古巴旅游确实没有什么东西好买的。不过它的雪茄烟和朗姆酒很有名。这里必须说明一下,雪茄烟和雪茄是有区别的。雪茄烟是把当地的烟叶加工成烟丝后制作的香烟,而雪茄则是直接用烟叶卷成的“小烟筒”。据说抽雪茄的方法与一般抽烟也不同。我曾经也有过吸烟史,一般吸烟要把一口烟吸进肺里再吐出来;而抽雪茄则不是这样,仅仅是把一口烟含在嘴里然后吐出来,并不吸入肺腑,而是通过嗅觉感受雪茄的香气。至于朗酒,据说是用甘蔗加工酿造的,但我觉得口味与中国的酒差距太大,类似西方的洋酒。

 

照片:雪茄手工加工作坊

 

古巴有特色的产业还有所谓的“老爷车”。这些车都是早该报废的进口旧车,但由于古巴没有汽车制造业,所以就出现了旧车翻新的特色产业。他们把旧车重新修补和烤漆变成新车,再更换新的发动机和配件,不仅可以作为出租车,而且还可以当成高档车使用。所以我很佩服古巴人变废为宝的本领,也许我们也应该向他们学习,改变过度浪费资源的恶习。

 

照片:用老爷车接送客人

 

中国货到处可见

 

刚到古巴就听当地华人导游介绍,古巴用的不少东西都是来自中国,例如汽车、电视机、空调、冰箱等。确实如此,我们乘坐的旅游大巴和城市公交车是中国宇通牌的,空调是中国格力牌的,冰箱是海尔生产的,就连拉我们去爬山观景的皮卡车也是中国的。可以看出,古巴还没有进入工业化阶段。其实,古巴的矿产资源很丰富,但他们仅仅出口部分矿产,自己不搞大规模的冶炼和制造业,这大概是出于环境保护的考虑。同时,他们采取“补偿贸易”的方式,用蔗糖和医疗服务换取石油和工业制品,因此他们也能用上煤气和燃油。不过,他们那里的手机信号不太好,在城里可以看到不少人聚集在市区的广场上用手机上网,据说那里是WIFI 信号的覆盖区,构成了一道风景。奇怪的是,被大海拥抱的古巴居然会缺少淡水;所以我们在那里旅游每天只能得到一瓶免费的饮用水,如果不够喝就需要自费购买。在酒店吃早餐时看到,连一些欧美老外也会用塑料空瓶装满了橘子汁带走!

 

照片:中国制造的大巴车

 

照片:哈瓦那大学里的格力空调

 

古巴的半供给制

 

和北朝鲜一样,古巴现在也实行生活必需品的半供给制和定量供应。在旅游途中就餐,如果大巴司机看到我们桌上的烤肉没有吃完,他会打包带走。我们把国内带来的饼干或糖果送给当地的孩子,他们会十分高兴。在一处景点偶尔看到一个副食供应站,居民在凭本购买一些食品,据说价格便宜甚至不要钱。导游说,当地人也可以买到更多的肉类或粮食,但要到商店或黑市去买,价格很贵。我在朝鲜也看到过类似情况,这和中国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的状况差不多。不过,当年的中国和现在的朝鲜很少可以看到胖子,而今天的古巴却到处是大腹便便的大胖子。尤其是混血的古巴人身体强壮,所以古巴也是个体育强国,难道是他们的基因很优秀?有一点倒是忘记说了,古巴盛产热带水果,这大概是他们不会挨饿的原因吧。

 

照片:居民在凭本购买食品

 

照片:这里供应的日用品很便宜

 

照片:古巴的水果四季不断

 

 

古巴的住房

 

古巴城市里的住房也像“老爷车”一样,外表好看但年久失修。那里的老房子许多都上了年纪,在我看就是危楼,大概连五级地震都扛不住。

古巴老百姓的住房都由国家分配,只有居住权,没有产权和买卖权。不过,个人之间可以调换住房,和我们计划经济年代一样。

我们在农村看到的住房都比较简陋,大都是农民自己盖的;但也要通过政府批准才能占用土地,和我国农村的宅基地一个意思。

也许是受到西方审美观的影响,古巴人的住房不管新旧都很注重外表的色彩鲜艳。即使是同一栋住宅楼也会涂上各种颜色,似乎在彰显不同的个性。尤其是沿海风景区的住房,更是争奇斗艳,整洁美观,大概是为了吸引外国游客。我看到过中国驴友到古巴百姓家借住的报道,据说价格便宜,吃住条件也可以接受。

在古巴,我几乎没有看到像巴西、印度或菲律宾那么多的贫民窟和棚户区,也没有看到无人管理的垃圾死角。和朝鲜一样,无论城镇还是乡村的环境卫生都不错,在这方面很值得我们学习。

在古巴,许多景点的建筑具有西班牙风格。尤其看到市政厅和教堂的钟楼,马上让我想起了电影中“佐罗”和上校用佩剑搏斗的场面。不要忘记,古巴经历了400多年的殖民统治和美国的占领,因此古巴的文化与它的混血人种一样,具有多元性。

 

照片:哈瓦那市区的百年老房年久失修

 

照片:西班牙风格的钟楼让我想起了电影“佐罗”

 

照片:乡村民宅

 

照片:农家乐

 

照片:风格各异的民宅引人驻足观赏

 

 

值得骄傲的地方

 

记得在奥巴马最近来访时,.卡斯特罗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有些人指责古巴缺少人权,我们的识字率达到人口的99%以上,我们的百姓看病100%由国家负担费用,这难道不是衡量人权的重要指标吗?

我们的导游是中国留学生,他已经与古巴姑娘结婚进入了当地人的家庭。我问他劳尔讲的是否属实?古巴的医疗水平真的那么好吗?是不是遇到动大手术还需要自己支付部分费用啊?他说,古巴孩子上学确实不花钱,就连大学也免费,只要你能考上。至于看病,从来不需要自己付费的,不过要做大手术也许需要排队。如果你实在想“夹塞儿”看病,那就要花点钱“贿赂”一下医生了。

据说古巴的医生和教师水平不低,他们还会出国进行医疗和教学的援外工作。看来古巴的医疗水平和健康保障确实不虚,别忘了古巴人均寿命比我们多好几年,达到了78岁哩!

社会治安好也是古巴值得骄傲的地方。导游说,古巴人很少发生杀人、抢劫等恶性案件。小偷小摸是有的,一个人偷了外国游客的财物和护照,被判刑十几年。仅仅盗窃一部手机,也会坐几年牢。也有令人费解的法律,例如开车撞死头牛也要判刑,因为牛马等被视为是重要的劳动者。更有甚者是私自贩卖土豆也会判刑,因为土豆是重要的战略物资!

不过,古巴也存在腐败问题。对于官员是否腐败不容易了解到,但是全民性的收取“小费”确实很普遍。不仅在景点和餐厅上厕所要小费,乘车、坐游艇也要给小费。导游说,在日常生活中外出办事,如果不给小费就会脸难看,事难办。在这方面,朝鲜的社会风气要好的多。

 

照片:何塞.马蒂是古巴抗击西班牙统治的民族英雄

 

照片:格瓦拉的浮雕挂在哈瓦那广场

 

照片:五一劳动节的游行队伍

 

 

虽然穷但很欢乐

 

据说,古巴许多家庭都有亲戚移居美国,对此美古两国官方似乎有默契。美国允许让一些古巴人过去,而古巴政府也睁一眼闭一眼,甚至愿意让一些“不好管理的人”离开古巴。

所以,我们看到的古巴人大概算是喜欢留在那里的。在哈瓦那的闹市区广场,你可以看到当地市民在小乐队的伴奏下翩翩起舞。在路边的酒吧里,歌手在顾客的掌声中唱着摇滚民谣。我不禁有些纳闷儿,虽然古巴人很穷,但是他们却不像朝鲜人那样总是板着脸,而是整天唱歌跳舞,或者悠闲地沿着海滩跑步,心态平和而放松。于是我对驴友们说;古巴人真是一个“穷欢乐”的民族!

 

照片:街头的民众翩翩起舞

 

视频:处处可以看到民间歌手的演唱

 

照片:古巴音乐混杂着西班牙和非洲风格

 

照片:海明威故居是游客必去的地方

 

照片:“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笔下的故事

 

照片:餐桌上也有古巴人的偶像

 

奇怪的是,我们中国人的生活水平不知要比他们高出多少,却整天不满意,要骂娘。我在加勒比海的游船上和一对英国的退休老人闲聊,他们说很愿意来古巴休假,这里真是个好地方!看来,高度发达的英国并不是他们心中的天堂,他们更喜欢悠闲、慢节奏的古巴。有趣的是,当一些古巴人千方百计到美国去寻找幸福时,越来越多的欧美人却来到古巴享受这里的安逸和阳光。

 

照片:墨西哥湾的日落

 

古巴会向何处去?

 

听到一种流言说:古巴最终会成为美国的一个州。在历史上,美国人也确实占领过古巴;十九世纪末美国与当时的古巴当局签订了协议,无限期占用古巴关塔那摩作为军事基地至今。

前面我们介绍过,古巴人几乎家家有人移居美国,所以他们很期盼亲属能够时常从美国带些紧缺物资回来,这很像我们开放初期的情况。

导游介绍说,古巴曾经是美国的“后花园”。不仅美国人把这里当作寻欢作乐的乐园,而且古巴还曾经是美国黑社会的老巢。难道古巴人会愿意回到过去吗?

到达古巴的第二天正好赶上“五一劳动节”。从电视里看到,古巴民众同时在几个大城市举行了庆祝游行,可以看出他们对自己国家的未来充满自信。

现在,古巴已经开始迈出了经济改革的步伐。在旅游景点可以看到,一些个体经营的小贩在推销纪念品。当然,像烟酒等国家统购统销的商品只能到国营商店去买。

 

照片:这里的个体户可以经营国家允许的小商品

 

不管是古巴还是朝鲜,他们大概已经看到,拒绝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进行改革就可能导致像苏联和东欧彻底崩盘的结果。而中国三十多年来的经济腾飞无疑给了他们一个启示,只有大胆改革并探索符合自己国情的发展模式,才能避免重新沦为西方殖民地的厄运。

今天的古巴还很穷,只能搞些“小费”来补贴家用(人均月工资仅50美元)。由于不允许非公经济的发展,使民众缺乏劳动积极性和创造力。而单一的烟酒、蔗糖产业和旅游业,限制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各类技术人材外流。要解决这些问题,只有深化改革,对外开放。随着古美关系的改善,古巴正在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如果说卡斯特罗的革命动了美国的“奶酪”而被封锁了半个世纪,那么这笔陈年老账今天也该了结了。我希望古巴能够抓住这个历史机遇,尽快走出困境,找到自己强国富民的发展道路。

 

古巴乐曲:1男声歌曲 (用鼠标右键点击链接处,选择目标另存为下载即可)

                   2女声歌曲

                   3舞曲

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