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宣文史资料之九

(管理)

 

《抗宣二队》是个什么性质的组织呢?它是如何进行内部管理的?

一般来讲,搞文化宣传和文艺工作的机构比较散漫,确实比不上军队的管理严格。但是,我发现《抗宣二队》的资料中有一份《抗宣精神总动员公约》。

在《公约》中提出了“同志友爱”、“作风活泼”、“肃清散漫”、“遵守纪律”等几条原则,与今天解放军的“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也差不多。

《公约》还就“生活”、“学习”、“工作”、“态度”和“公约执行”等几个方面,分别规定了细则。例如在“生活”方面,规定了不得“迟起床”、“吃零食”、“大声喧哗和唱歌”等条例。我在他们的值班日记中,确实看到了因为“迟起床”而被罚款的记载。在“学习”方面,规定了“读书要作笔记”,“报告时事要有分析”等。在“工作”方面,规定了“严格执行工作程序”,“值班人在睡觉前要完成值班日记”,“负责人要报告一天工作经过”,“各组要制定一周工作计划”等。在“态度”方面,提出了“开展批评”、“有问题通过谈心解决”等。

我也当过兵,在军校接受过训练,对军队的条例略知一些。从《抗宣二队》的《公约》来看,可以说他们已经是个“准军事”组织了。如果把当年的“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等同于我们今天的“中央军委总政治部”,把“三厅”等同于“总政文化部(或宣传部)”,那么《抗宣队》就可以等同于我们今天的“总政文工团”了。所以,《抗宣二队》确实可以被看作是抗战时期的“部队文工团”的一个分支,这个历史的定位也许是准确的。

在《抗宣二队》的文物中,还有几页记录财务收支的“账单”。对于“队员生活费”、“差旅费”、“工作费”和“队长办公费”等的收支情况,均有详细的记载。在战火纷飞的抗战前线,能够把财务工作做得如此认真和清楚,实在是难能可贵。顺便说一句,《抗宣二队》的工作经费开始是由“三厅”直接拨付的。后来,国民党政府强迫“三厅”全体人员“加入国民党”,遭到了抵制并全体辞职。于是,《抗宣二队》的经费就断了源头,不得不从“第三战区”筹措。因此,《抗宣二队》的经费往往是“有了上顿儿没下顿儿”的,还要靠演出收入和募捐来维持。

下面,请看《抗宣二队》的“公约”和“账单”照片。

1.       《公约》首页

2.       《公约》第二页

3.       《公约》第三页

4.       《公约》第四页

1.       《队员生活费收支表》(账单)

 

                                                                                      2009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