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经念歪了

 

记得在“文革”期间,毛主席说的话就是“最高指示”,“毛主席语录”就是“圣经”,人手一本。

在两派群众打“派仗”时,往往要用“毛主席语录”作为武器,保护自己,攻击对方。

一派说:“革命无罪,造反有理”。你们是“老保”!

另一派说:“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你们是“极左”!

大家都在引用“毛主席语录”,似乎只要这样就可以证明自己的行为,是在“捍卫毛主席革命路线”,就是革命派。

其实,他们所引用的“毛主席语录”,都是摘自毛泽东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著作,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目的。而在“文革”当中,人们机械地把这些“语录”生搬硬套过来,用于一场错误的政治运动,这样就把原本正确的“圣经”念歪了。其后果是使今天的人们,不仅对“文革”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而且也对毛泽东的历史功绩和正确思想成果,产生了怀疑。

可见,能否正确地理解和引用“名人名言”,是很重要的;需要采取严谨与科学的态度,不能把好经念歪了。

今天,我们是不是还存在“把经念歪”的情况呢?我看是的。

“发展是硬道理”,也算是邓小平的一句名言,而且被广为流传和引用。这句话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可以找到,是他在1992年视察南方时讲的。这段话在第三卷中的文字描述如下:

“对于我们这样发展中的大国来说,经济要发展得快一点,不可能总是那么平平静静、稳稳当当。要注意经济稳定、协调地发展,但稳定和协调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个问题要搞清楚。如果分析不当,造成误解,就会变得谨小慎微,不敢解放思想,不敢放开手脚,结果是丧失时机,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如果我们细心分析一下就不难看出,“发展是硬道理”这句话,是与前后文用句号断开的。从内容上看,与上下文也并不连贯。

那么,邓小平的这句话到底是在什么情况下讲的呢?

最近,我从网上看到一则报道,也许可以解释邓小平的这句名言的出处:

“据报道,在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之际,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邓小平南方之行视察企业座谈会’,在邓小平当年南方视察过的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举行。据科龙集团的有关负责人回忆,1992129,邓小平来到当时还是乡镇企业的珠江冰箱厂(科龙的前身)考察,当时厂方的负责人潘宁向邓小平汇报了企业创办7年来产量翻了16倍,排名全国第一,出口额接近700万美元的业绩,小平听后高兴地说:我们的国家一定要发展,不发展就会受人欺负,发展才是硬道理。”

如果这段报道基本属实,那么就出现了一个问题。

从以上报道可以看出,“发展是硬道理”这句话,是针对“不发展就会受人欺负”而讲的;换句话说,它是对于“落后就要挨打,就要被外国列强欺负”的历史总结。

但是,如果我们仅仅从“邓选”第三集的那段文字去看,“发展是硬道理”这句话,似乎是针对“经济稳定、协调发展”问题而说的,好像是在强调“发展”比“稳定与协调”更“硬”、更重要,把“发展”与“协调”这两者对立起来了。很显然,这样去理解是错误的,不符合当时讲话的实际情况,也容易产生脱离和违背“科学发展观”的错误认识。

遗憾的是,对于“发展是硬道理”的误解已经发生了,并且产生了严重的后果。现在普遍存在的单纯追求GDP经济增长、经济过热、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恰恰是人们错误地理解“发展是硬道理”这句话而造成的。比如在山西的一些市镇,十来岁的孩子,从小到大也没有见到过白云和蓝天。在一些农村,由于非法开办炼焦厂和炼铁厂,造成环境污染严重,迫使当地的农民离乡背井,几百人的村庄已经剩不下几户人家了。像这样的所谓“发展”,难道还是什么“硬道理”吗?!

因此,正确地理解、引用和宣传“名人名言”和领袖语录,确实是十分重要的。不坚持这一条,今后还会有人像在“文革”中那样,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用领袖的“语录”来包装自己的错误;甚至会“打着红旗反红旗”,念着“圣经”干坏事的。

 

                                                                                                              2007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