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山——眼中景肉中刺
岱山、戴山,说的是一座山。它座落在板桥镇东北,再向前是南京大校场机场。三点一线。凡是来南京降落的飞机都要在板桥上空调整方向,对准机场,也可以说对准此山,开始俯冲。此山呈长条型,高不过百米。但对于横亘在机场门口的这条门槛来说,可是有点嫌高了。飞机拉得高了,会越过机场;压得低了,便会撞山。解放前夕,国民党特务头子戴笠就是由于这个原因在此山机毁人亡的。
1965年我来到板桥附近的军事学院学习。我们几个来自华北大平原从没见过山的小伙子一眼就看中了这座又近又矮的小山。第一个星期天,我们便三步两脚地登上山顶,征服了它。当时听说它叫戴山,因戴笠死于此之故。似此无名小山,也正好借此惊天动地的事故得以成名。可想而知。可是,后来又听人说,此山原名岱山。为纪念戴笠,蒋介石才将此山改名为戴山。音同意异,混淆视听,以售其奸。解放后,人民政府又将此山恢复原名。名虽一再改,字音却相同。我不能人云亦云,一定要问个究竟。一个秋高气爽的秋天,我专门去此山探幽。山脚下是一片片茶园,地上落满似鱼皮花生一样圆圆的茶籽。在一片茶园中,我发现了一块异样的空旷荒地。地上散落着碎砖乱瓦,几个巨大的石柱础清楚地露出地面。人们告诉我,这就是岱庙遗址。此后,再称其为岱山时,我才胆壮了。其实,泰山的别名就叫岱山。舟山群岛上有个岱山县,在长涂岛上。这个地方我曾去过。岛上有群山,不知是否叫岱山,然后县随山名。反正一字不差。天下重名者不少。何在乎三个岱山?
但是,最引起我对岱山关注的还是每次乘飞机回南京临降落时的那种提心吊胆的感受。不要说一头撞山,只要飞机肚皮在山尖上擦一下,我们大家也就全完了。我恨不得将岱山炸平。现在,在板桥东南
尹示
200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