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结晶
在几十年学用汉字的过程中,我深深地领会到汉字的简明扼要、优美含蓄、寓意深远。有的,一看便知其意;有的,一读便知其指。有的像画,有的如歌;有的形如其物,有的生动传神。
这几年,我住在养老院。看到一些服务工不太识字,就教她们。为了帮助她们记忆,就努力用通俗易懂的方法来解释汉字。从而更觉得老祖宗所创造的文字,构思巧妙、充满智慧,是我们中华民族丰富的生活实践和文化艺术的结晶。
下面就举例说明一、二。
一、 以形象来表达的汉字:
小 —— 一个人垂手而立,形体变小。
大 —— 一个人举臂、跨步,使体型变大。
女 —— 身体有明显曲线者,自然是女人。
男 —— 在田里用力耕地者,就是男人。
合 —— 用一根手指,把人的口封住,即为闭合。
分 —— 用刀把一根木头劈开,即为分。
好 —— 娶女为妻,又生子女,即为好事。
家 —— 屋檐之下,养一头猪,即是殷实之家。
春 —— 三个人一起晒太阳,必是春暖花开了。
秋 —— 禾谷已收,放火烧荒,必是秋天的季节。
冬 —— 处处雪花纷纷落下,冬天来临。
走 —— 甩开两臂,一足在前,一足在后,即为行走。
夏 —— 在房檐之下,各自独处,是为了避开夏天的烈日。
田 —— 横竖用田垅分隔的土地。
地 —— 即是土也。
天 —— 人上有云,云上即天。
尖 —— 下大上小,尖也。
明 —— 光明之源,非日即月。
娘 —— 在孩子眼里,母亲是神圣的,故称良女。
人、从、众—— 这三个字放在一起,可以形象地比喻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人类在初期阶段,主要从事个体劳动,可以用“人”字来表示。后来出现了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奴隶或佃农只能处于从属的地位,主人在前、仆人在后,即用“从”字来表示。而“众”字,则可以解释为人类合作与和谐社会的开始。
二、 形象化之外,加声音来区别或比喻的汉字:
挑、跳 —— 读音相近,利用手与足的不同偏旁,以区别不同动作。
跑、泡、抱 —— 也是用手、足、水等偏旁,区别不同行为。
母、亩 —— 田地是母,母亲也是生命的田地。故两字同音。
三、 几个汉字即可组成含义深刻的成语:
比如:亡羊补牢、水落石出、指桑骂槐、一举两得、狗仗人势、寄人篱下。
有的成语,可以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如:旭日东升、月明星稀、水天一色、惊涛拍岸、夜深人静,等。
可以看出,我们的汉字具有中华文化的独特风格和特点。与其他国家的文字相比较,汉字更加简洁、传神和寓意深刻。尤其是成语的运用和古诗词的文体,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中文的一个成语,或者一句诗词,如果用西方文字来表示,往往要写上一大段)。
正因为汉字有象形文字的特点,所以有利于书法艺术的发挥和发展。因此,中国书法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一枝奇葩,具有其他文字无法比拟的文化和艺术价值(我们只知道中国的书法作品被国外收藏,而没有看到过西方文字的书法作品,成为世界公认竞拍品或收藏品的情况)。
当然,汉字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文字是否能够拼音化,直接影响到了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如何使汉字既能够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又能够保持其独特的魅力,将是我们今后所面临的新课题。
一位老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