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的启示

 

经朋友推荐,我买了本书“狼图腾”,作者姜戎是在“文革”期间到内蒙插队的北京“知青”,在内蒙生活了十年。后考入社科院研究生院,毕业后从事国情和体制改革的研究。

草草翻阅了一遍,开始觉得作者的观点有些荒诞;仔细想想,又觉得他的一些看法也有些道理,值得我们作些反思。

作者引经据典,说明中华民族的先人炎帝、黄帝就出身于游牧民族。后来北方游牧少数民族先后南下中原,建立了北魏、辽、金、元、清等朝代,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发展做出过贡献。

作者高度评价了所谓游牧民族的“狼性格”,批判了农耕民族的“羊性格”,并认为这是一个民族能否自强不息的分水岭和重要根源。

摘录他书中的几段话,就可以领会到作者的独特见解:

“如果完全或大部分消灭了人性中的兽性和狼性,甚至用温和的羊性和家畜性来代替它,那么,人类就又会失去生存的基本条件,被残酷的竞争所淘汰,人类的文明也无从谈起。”

“没有人类的半野蛮,就没有人类持续灿烂、不断跃进的文明。西方民族走的就是一条保留人性半野蛮的文明发展道路,而华夏民族力图走一条人性‘无野蛮’的农耕式文明发展道路。”

“历史证明一个民族要想复兴和富强,必须发展生产力,但是绝不能‘惟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振兴民族的基础,但还不是基础的基础。必须把培养强悍进取的民族性格和发展生产力同时并举,这才具备民族腾飞的两个翅膀。”

“再强悍的游牧民族一旦陷落到世界上最广阔的华夏农田和农耕之中,以及套上儒家精神枷锁,经过几代以后,狼性就必然退化。”

“为什么小小的满族能够创造超过汉唐的康乾盛世奇迹?我认为,在中国古代,只有满族上层最能深刻认识中国盛衰强弱的规律,认识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优缺点,并能将二者的优点牢牢地结合起来。”

“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勤劳主要来自于中华农耕民族的性格贡献,而勇敢则主要来自于中华游牧民族的性格贡献。”

“说到底,世界文明的竞争,最根本的还是民族国民性格的竞争。西方先进的民主制度和科学技术,是建立在强悍进取的民族性格基础之上的。华夏民族要赶超西方,就必须在改变农耕民族存在和农耕民族性格上痛下功夫。”

“百年来,中国老病频频复发,本质性的维新和改革屡屡受挫,其深刻的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至今为止仍然未能从根本上转换自己民族的性格。史界之革命,当今中国之革命,就是要以狼图腾精神革农耕性格的命,革儒家‘温良敦厚’误导中华之命。”

“没有现代资本主义‘文明狼’强悍闯入,中国就永远突不破农耕经济形态,这是中国的特殊性。封闭的中国文明是世界文明中的一条特殊的支流,是条内陆河,像封闭的塔里木河,不靠先进阶层采取果断手段,它自己永远流不到世界潮流的主河道里去。”

以上就是作者在书中结论部分的几段论述,集中反映出他的主要观点。甚至可以说,这本书就是他后来从事国情理论研究成果的一种浪漫主义体现。

从互联网上看,大家对这本书的评价差别很大,褒贬不一。有的说它是一本好书、奇书,对弘扬民族精神意义重大;也有的说,这是一本否定和颠倒中华民族历史的书,把汉族文化和儒家思想说的一钱不值,犹如当年的“河殇”。

从我对此书的第一印象来看,也觉得作者有些偏激,作为一个研究民族与国情的学者,似乎太情绪化了。但仔细想来,作者的一些观点也有可取之处,尤其当我们面对国内外的种种竞争时,学会“与狼共舞”的本领是必要的。

从“挑毛病”的角度来评价:

1)          人类的祖先肯定首先处于“游牧”状态,因为他们还没有学会育种和耕种,也不会治水和建造房屋。人类从不定居的“游牧”状态变成定居的“农耕”状态,是历史的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如果人类至今还处于“游牧”状态,那么“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就都不可能出现。

2)          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出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是历史的进步,也是人类实现共产主义的必备条件。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既不是“农耕式文明”,更不是“游牧式文明”。恰恰相反,资本主义的统治“把一切封建的、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把“宗教虔诚、骑士热忱的情感”都淹没在金钱关系的冰水之中。资产阶级,“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摘自“共产党宣言”)。因此,我们不可能再回到那种“游牧文明”或“草原文明”的时代中去,而只能走向“工业文明”、“信息化文明”的世界。

3)          认为“游牧民族”具有“狼性格”,“农耕民族”具有“羊性格”,并不正确。新疆、西藏的少数民族也算“游牧民族”,也具有“狼性格”吗?电影“农奴”真实地反映出当时的藏民在宗教和农奴主的统治之下,做牛做马、不敢反抗的奴隶生活。他们哪里有什么“狼性格”?而岳飞抗辽、袁崇焕抗金的勇猛善战,以及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中的大无畏精神,不都胜过了“草原狼”、“日本海狼”和“美国野心狼”吗?

4)          说“没有人类的半野蛮,就没有人类的持续跃进的文明”、“西方民族就是走的半野蛮的文明发展道路”,这就混淆了“野蛮”和“文明”的概念。西方人从来说我们东方人“野蛮”,要把西方的“文明”灌输给东方,所以派来了许多传教士。西方人把侵略和殖民统治也称为一种“文明”,这次美英攻占伊拉克,也似乎是“西方文明战胜中东伊斯兰的野蛮专制”。作者把“半野蛮”说成是“西方文明道路”的特点,恐怕连西方人也不会同意。如果用“野蛮”来揭露西方列强的侵略本性,是正确的;如果把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都归结于所谓“半野蛮”和“狼性格”,就很牵强。“工业革命”和科技进步,改变了旧的生产方式,这是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动力。

5)          如果作者的所谓“狼性格”和“半野蛮”,是对“逆来顺受”的批判、对“勇于进取”的颂扬,倒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但是,在人类进入法治社会的今天,试图通过“改变民族性格”、“鼓舞民族情绪”,来谋求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不仅不合时宜,甚至会被他人利用。目前出现的“台独”、“藏独”,还有所谓“恐怖主义”等,都与民族问题有关。现在已经有人在利用所谓“中国威胁论”,试图孤立中国。我们要防止出现偏激的民族主义情绪,给别人以新的反华“口实”或分裂中国的理由。

6)          在当今的世界,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发展已经不能再通过武力扩张、野蛮侵略的途径来实现;只能通过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和平手段,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前提下,提高竞争力和国际地位,谋求和平发展的机会。

 

从积极的角度来评价:

1)          “狼图腾”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它能够引发如此强烈的反应和争论,说明它提出的命题和历史观触动了中国人的神经和痛处。五千年的文明古国和占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为何落后于西方?甚至被小小的日本多次侵占和奴役?作者似乎给出了答案,尽管他的答案并不令人满意。

2)          中国人长期以“文明古国”自居,满足于自给自足的农业大国状况。在学习西方和参与国际竞争方面,存在心理障碍。作者提倡“狼性格”,批判“农耕文明”和所谓“羊性格”,虽然有些偏激,但也不无道理。毛泽东出身于农民家庭,他就尖锐地指出了中国农民的弱点是保守和缺乏革命性,并认为中国的问题就是农民问题。在这一点上,作者提出的命题是切中要害的,只不过得出的结论并不正确。解决“三农”问题,不可能靠灌输所谓“狼性格”,更不能靠恢复“草原文明”。中国的十几亿人口,只能靠自己种地吃饭。问题在于,如何提高农业生产力,把多余的农民转移到其他行业,缩小城乡差别。正确的途径只能是,普及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改善农村生态和生存环境,消除腐败和实行民主改革。

3)          在广大城镇,由于独生子女增多,普遍存在娇生惯养等问题。另一方面,目前的教育过分强调书本知识和学历,严重忽视了学生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确实存在学生贪图安逸、不适应社会竞争的问题。从这一点讲,作者提倡“狼性格”、“与狼共舞”,是有积极意义的。

4)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讲,作者从自己的亲身体验,描述了草原蜕化和生态破坏的后果,令人深思。不过,造成环境问题的原因,是否仅仅是因为狼群和“游牧文明”的消失?还是值得商榷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经济发展模式存在问题,没有及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再加上“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和腐败现象严重,造成了环境与生态系统失衡等后果。如果从保护其他物种的角度来看,人类的“狼性格”不是太弱,而是太强了,可能在一百年后,自然界就只剩下人类一种动物了。

5)          “狼图腾”一书似乎在说明,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一样需要竞争。达尔文揭示了“物竞天择”的自然界发展规律;马克思也试图以阶级斗争的理论解释人类社会的历史和未来。不过,马克思所描述的“共产主义社会”,似乎是没有阶级、国家、民族差异的社会,同时也是没有竞争的社会。如果说,没有了狼,生物链就会中断,草原就会沙化;那么,人类社会如果没有了差异和竞争,还能持续、健康地发展吗?

这,也许就是“狼图腾”给予我们的启示吧!

 

                                           2004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