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乳肥臀》的作者是谁

 

 

    也许您会说,“丰乳肥臀”的作者当然是莫言。

    但是依我看,不管是赞赏或者批评这部作品的人,大概都没有看懂这本书。它的原作者并不是莫言,而是一个外国人。或者说,至少是半个外国人。

    我的理由是:第一,书中的“我”出生于1938年前后,而莫言出生于1955年。其次,书中“我”的父亲是瑞典来中国的牧师。所以说,这本书的真实作者不是莫言,而是瑞典人的儿子。

    因此,我们对于这本书的褒贬,都不应该从莫言的个人背景和立场去评价,只能从一个外国人的历史背景和视角去考量。

    换句话说,不管你是赞赏还是批评这本书,都与莫言先生没有太大关系。因为,莫言先生不过是小说真实(或虚构)作者——瑞典牧师后人——的代笔人而已。甚至于,这就是一部瑞典小说的中文译本罢了。

    正因为如此,莫言在书中把“我”称为“杂种”,因为“我”不仅是私生子,而且还是外国人的种。那么,我在下文中就继续沿用“杂种”来称谓书中的主人公吧。

 

----------------------------------------------------------------------------------

 

    在我评书之前,不妨先看看网络上对该书的不同看法:

 

(褒奖之词)

 

    汪曾祺评价说:“这是一部严肃的、诚挚的、具有象征意义的作品,对中国的百年历史具有很大的概括性。这是莫言小说的突破,也是对中国当代文学的一次突破。书名不等于作品,但是书名也无伤‘大雅’。‘丰乳’、‘肥臀’,不应该引起惊愕”。

    李锐评价说:“作者以丰富的想象,丰沛淋漓的笔触叙述出一个百年中国的大传奇。在这个传奇中没有任何具体的“事件的真实”,但却深刻地表达了生命对苦难的记忆,表达了人面对灾难和种种困境不屈的生命力。我认为这部长篇小说是中国当代文学中的一部杰作”。

    刘震云评价说:“《丰乳肥臀》是一部在浅直名称下的丰厚性作品,是莫言在文学情感与世界通道上极富总结性和伸展性的并富于大家气派的作品”。

    苏童评价说:“我欣赏此作所保持的莫言一贯的泥沙俱下的激情,这种激情中有金子的闪光,有对民族、人类、社会的宽阔的审视角度,尤其众多的女性形象所投注的母子之爱,这种爱经过变形、夸张,但仍然是有深度的,富有诗意的。小说篇名在一些读者中会引起歧义,但这不应影响对小说本身的价值判断”。

    美国作家约翰·厄普代克评价说:“1955年出生于中国北方一个农民家庭的莫言,借助残忍的时间、魔幻现实主义、女性崇拜、自然描述及意境深远的隐喻,构建了一个令人叹息的平台”。

    美国《出版者周刊》评价说:“引人入胜的细节,毫不畏缩的描写.....莫言这部小说是一次感官的盛宴”。

 

(负面评价)

 

    刘白羽说:“世风如此,江河日下,我们浴血奋斗创造了一个伟大的国家,竟养了这些蛀虫,令人悲愤”。

    作家魏巍说:“莫言歪曲共产党抗日历史,丑化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

 

    对于以上的褒贬,我觉得都是张冠李戴了。因为如我上述,该书的真实作者不是莫言,而是瑞典人的后代。作为一个外国人的后代,即使他取得了中国籍,尽管对中国的历史有所非议和不敬,也是可以原谅的吧?

 

------------------------------------------------------------------------------------------

 

    如果没有看过这本书,无论我怎么点评,您也是摸不着头脑的。所以,我必须先介绍一下书中的主要人物和她们的命运。

 

    这本书的故事主线,简单地说就是在叙述“杂种”的母亲以及她的九个孩子的遭遇。分别介绍如下:

 

1、上官鲁氏(母亲)

    生于清朝光绪26年(公元1900年)。她的乡亲因反抗修建胶济铁路,遭清政府和德国军队的围剿,她的父母双亡。在抗日战争时期,与瑞典牧师私通,生下本书主人公“金童”(杂种)。

 

2、上官来弟(大姐)

    母亲被“杂种”的姑父奸污后生的女儿。解放后嫁给残疾军人孙不言,受尽丈夫虐待后,与相好鸟儿韩通奸时被丈夫发现,打斗中杀死了丈夫。后自首,被处决。

 

3、上官招弟(二姐)

    丈夫为国民党抗日别动大队的司令司马库,她在与八路军独立纵队十七团交战中中弹死亡。

 

4、上官领弟(三姐)

    又叫“鸟仙”。生父为土匪密探。后嫁给孙不言,坠崖而死。

 

5、上官想弟(四姐)

    生父为江湖郎中。因战乱饥荒,将自己卖进妓院。反右运动后在返村途中,被公社干部将财产洗劫,又遭受批斗,旧病复发而死。

 

6、上官盼弟(五姐)

    生父为屠狗人高大膘子。少年时参加八路军爆炸大队,后嫁给八路军铁道游击队政委鲁立人。担任过卫生队长,区长等,反右运动中担任蛟龙河农场畜牧队队长。文革中自杀。

 

7、上官念弟(六姐)

    生父是天齐庙智通和尚。爱上美国飞行员巴比特,婚后三天与巴比特一起被游击队俘虏,在押解途中逃亡,逃亡途中被一寡妇带到巴比特藏匿的山洞后,寡妇拉响手榴弹,三人同归于尽。

 

8、上官求弟(七姐)

    母亲被4名国民党败兵强暴所生。4岁时卖给流亡至哈尔滨的俄罗斯托夫伯爵夫人做养女,伯爵夫人死后被一火车站站长收养,改名乔其莎,毕业于省医学院,反右运动时期被打成右派,在农场改造时因为饥饿,暴食生豆饼胀气而死。

 

9、上官玉女(八姐)

    上官金童(本书主人公"“杂种”)的双胞胎姐姐。父亲为瑞典传教士马洛亚。1960年三年困难时期,投河自尽。

 

10、上官金童(本书主人公“杂种”)

    抗战胜利时大约7岁。文革中因为“奸尸罪”冤案被判刑十五年,改革开放后刑满释放。他最终在基督教堂与同父异母的传教士哥哥见面。哥哥说:“兄弟,我一直在等待着你”!(估计后来他和哥哥回瑞典了)

 

---------------------------------------------------------------------------------

 

    我的几点看法:

 

1、既然该书的故事出自外国人后代之口,那么书名最好改一改。或者叫“一个瑞典人在中国”,或者叫“一个杂种在山东”,都行。为什么一定要抓住“乳房”不放呢?

 

2、从以上的人物明细表可以看出,“杂种”母亲的九个子女,是和七个男人生的(包括外国人)。这也不怪她,因为农村落后的观念迫使她不得不为了生育男孩而做出牺牲。但讽刺的是,她最终没有为山东人传宗接代,而是为瑞典人当了一回圣母,生下一个耶稣(这样说,是因为书中“杂种”把母亲看作是圣母玛丽亚)。

 

3、从外国人后代的视角来看中国历史,即使是说中国一无是处,也不为过。因为文革以前中国人的排外情绪,确实存在。

 

----------------------------------------------------------------------------------------

 

   下面,我就从“杂种”的角度叙述一些受到的屈辱和不平:

 

A)我出生时没有呼吸,当地的接生婆把我扔下不管;多亏杀进村庄的日本鬼子军医没有放弃我,一直拍打我直至哭出声来。结果,接生婆被日军打死了。活该!是日本人救了我母亲和姐弟三个人的生命。

 

B)八路军铁道游击队的小号手被枪毙了,因为他倒卖子弹。后来,游击队的哑巴班长强奸了我的三姐,也准备枪毙班长。但是好心的三姐到刑场救下了他,哑巴班长就成了我的姐夫。

 

C)铁道游击队政委(五姐夫)转业后当上了县长,在土改中他下令打死了我二姐和姐夫(国民党某支队长)司马库的两个女儿。

 

D)解放后我被分配到高密东北乡国营农场的养鸡场工作。鸡场场长是个三十九岁的老姑娘(大概比我大二十岁,是位独臂英雄,随身携带匣子枪)。一天,她要求我和她通奸,我不乐意。结果她就用枪自杀了。我看她可怜,“在她的身体还没丧失感觉之前,满足了她的愿望”。于是我被审查,结果公安局侦查科长判断是自杀,不是他杀。但是在文革中,我还是因为“奸尸”被判处了十五年徒刑。

 

--------------------------------------------------------------------------------

 

    罗列以上几段“杂种”的经历就够了,因为它已经涵盖了从抗战、土改到文革近半个世纪的历史。

    赞赏这本书的人认为,它歌颂了母爱,同时概述了中国近代史的苦难历程。批评它的人认为,小说丑化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

    诺奖评委们则认为,莫言的小说“向我们展示出一个没有真理、常识和怜悯的国度”。的确,“丰乳肥臀”为此提供了很好的佐证。不管“杂种”是否真有其人,莫言都成功地为西方人的看法提供了依据。

    莫言先生的这部作品之所以成功,还在于他巧妙地以一个外国人后代的身份讲故事。传教士来到中国,是代表上帝来拯救众生的,“杂种”的母亲就皈依了基督教,并为上帝诞下了一个教子。但是,她和自己的孩子们并没有因此获得救赎,可见中国是一个多么糟糕的地方啊!

 

    如果“杂种”先生已经回到了瑞典,请您忘记在中国的遭遇吧!

    让我们为战火中的乌克兰人民祈祷!

 

《小老头网站》评论员

2024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