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书评
201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一、莫言简历:
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高密,中国当代著名作家。80年代中期以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2000年,莫言的《红高粱》入选《亚洲周刊》评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2005年莫言的《檀香刑》全票入围茅盾文学奖初选。2011年莫言凭借作品《蛙》获得茅盾文学奖,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二、诺贝尔奖的颁奖辞(网文摘录):
“莫言所描述的过去,不是共产主义宣传画中的快乐历史,而是他用夸张、模仿以及神话和民间故事的变体重现五十年的宣传,令人信服、深入细致。”
“在他描写中国最近一百年的宏大如挂毯的故事中,既没有跳舞的独角兽,也没有跳绳的少女。但他所描写的猪圈般的生活如此独特,以致于我们觉得已经在那里呆了太久。”
“意识形态和改革运动来来去去,但是人类的自私和贪婪却永存。所以莫言作为个体反抗所有的不公,无论是日本占领,还是毛主义的恐怖,以及今天的狂热生产至上。”
(颁奖辞英文:"Ideologies and reform movements may come and go but human egoism
and greed remain. So Mo Yan defends small individuals against all injustices -
from Japanese occupation to Maoist terror and today's production frenzy".)
三、为什么鲁迅、柏杨、李敖的作品不能获得诺贝尔奖?
理由大概是:鲁迅的文学,批评的是旧中国的丑陋和西方列强奴役中国的罪行。柏杨虽然写过“丑陋的中国人”一书,但是他批评的是中国普通人(也包括台湾人)的“脏乱吵”生活陋习,不团结,“窝里斗”等劣根性。李敖的文学,不仅批评台湾民主的虚伪,也批评了美国及美元霸权是人类的噩梦。对于中共领导下的新中国,他反而表示了好感。所以,以上中国作家的作品,当然不符合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们的口味。
四、莫言的作品中有哪些内容“感动”了诺贝尔奖评委呢?
不妨选择诺奖评委好评的代表作“蛙”,做一些分析:
我的印象如下:
1)小说书名的含义:
该书是以作者(莫言的笔名蝌蚪)为第一人称的。故事的主人翁是作者的姑姑万心,她是计划生育主管,也是接生员。作者就是由姑姑接生的,所以就把姑姑比喻成青蛙,作者就以蝌蚪为笔名。
2)小说的主题是什么?
该书主要描写了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施行计划生育过程中,在农村所遇到的阻力和推行绝育措施的冲突。这些矛盾和冲突是客观存在,但在小说中,描写了作者姑姑强迫做绝育,逼死了两名孕妇,作者的妻子也在堕胎手术台上死亡了。在莫言笔下,中国的农村就是一座炼狱。
3)为什么小说的题材是作者写给日本侵略军后代的书信?
该书的篇章采取了书信的格式。作者把全部内容作为几封信,写给了一个叫衫谷的驻平度县日军指挥官的儿子。小说里面说,作者的爷爷是白求恩的学生,在八路军医院工作。由于医术高超,被学医出身的日本指挥官衫谷看中,打算策反作者爷爷为日军服务。爷爷不从,衫谷就把作者奶奶和姑姑扣为人质。但是,衫谷不仅没有伤害人质,反而称奶奶为“嫂子”,好吃好喝招待她们。因此,在奶奶和姑姑被营救出来后,都对衫谷有好感,所以“蛙”这本书就以作者与日军后代的通信形式,表现出来。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童话呀?似乎也无可非议。不过,这确实有助于“感动”诺贝尔奖的评委们。因为,像莫言这样不计家仇国恨,宽宏大量的中国人太少了。
4)煤可以吃吗?
1960年,作者刚上小学。正好赶上中国的三年自然灾害,不少地方饿死了人。一天,一个同学发现煤可以吃。因为煤是古树在地下埋藏万年后,逐渐变成了燃料。小说里还描写,作者的同学们发现煤有松香味,甚至还有烤土豆的味道。我看到不少网民在争论,煤到底能不能吃?当然不能吃,如果煤能加工成粮食,当年为什么没有以此来解决饥荒问题呢?其实,许多读者不明白,小说这样的渲染,不过是说,当年饥饿的人们在吃树皮。因为农村连活着的树都吃光了,所以不得不吃“死树”——煤了。这样隐晦的描写,一般的读者看不懂,但是诺贝尔奖的评委们看得懂。
5)为什么要扯出一个叛逃飞行员?
小说里描述了一个驾机叛逃台湾的飞行员,他是作者姑姑的男朋友。不仅如此,台湾还把奖励叛逃者5000两黄金,授予少校军衔,与歌星结婚的的传单,空投到了作者老家山东高密。结果,姑姑身败名裂,在文革中被批斗。当然,解放军飞行员叛逃台湾确有其事。按照作者的描写,飞行员王小倜(非真名)之所以叛逃,是因为偷听了台湾的广播,被台湾女主播动人的声调打动了。作者把极个别的坏典型,放在小说里宣传,无非是想丑化人民军队。这自然也会为他获得诺贝尔奖加分!
6)为什么没有正面人物?
在该书里,作者描写的姑姑本应是值得学习的正面人物。因为她小时候和自己的母亲一起,被日本人抓去当作了人质,表现很正面。解放后她从事接生员,挽救了许多母子的生命。在计划生育工作中,她严格执行国家政策,为控制人口做出了贡献。但是,书中同时把她描述为逼死了三位孕妇的凶手。在文革中,他迫害保护过自己的医院院长,老院长最终投井自杀。姑姑在晚年后悔自责,负有深深的负罪感。还有,作者的爷爷是白求恩的学生,八路军的军医。县文史资料记载,他在抢救伤员的地道里被日军的毒气熏死了。但是,作者又称,爷爷是在独自一人营救被扣押的妻子女儿的途中,误踩了民兵埋设的地雷炸死的。并说,县文史资料是在造假!
像作者爷爷那样的老八路被敌人毒气熏死,牺牲的过程肯定会涉及多人,能够被写入县文史资料也应当是有据可查的。他爷爷去营救家人,也不可能是单枪匹马,没有其他人员配合。作者这样的臆造是不符合逻辑的,尤其说县文史资料(县志)是造假,影响很不好。尽管诺贝尔奖评委说莫言写的东西“令人信服”,但是我是不信的。
7)为什么是“蛙”?
大家知道,青蛙是益虫。在小说“蛙”中就阐述了反对吃青蛙的道理,作者把姑姑和自己比喻成青蛙,是有寓意的。恰巧,西方宗教也反对堕胎,所以把作者姑姑强迫孕妇堕胎作为罪恶来批判,很容易得到欧美国家和诺贝尔奖评委的支持。可以看出,作者这样选题十分聪明和具有“杀伤力”。况且,在作者获得诺奖不久中国就放开了“二孩”政策,这不能不说诺奖评委和作者具有远见性。这部小说更具杀伤力的地方在于,它无形中批判了上世纪中国施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使今天的人们产生一个错觉,认为过去的计划生育是不人道的。但是人们却忽视了马寅初先生的警告,当年由于没有及时采取计划生育,使我们的人口负担增长过快。按照马老的预测任其发展,今天中国的人口就不是14亿,而是26亿甚至更多。换句话说,我们推行35年的计划生育工作,使人口减少了12亿。这对中国今天的资源节省和经济腾飞,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8)莫言为西方舆论提供了炮弹:
综上所述,为莫言的“蛙”等小说授予诺贝尔文学奖,说明西方将其作品看作是丑化和攻击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炮弹。不长的一部中篇小说“蛙”,就涉及到了抗日战争、新中国初期、六十年代困难时期、文革、改革开放后的计划生育阶段。而莫言的小说,对于这几个阶段,都没有给以正面的描述和肯定。换句话说,没有用他的笔输出正能量,而是在泼脏水。当然,揭露和批判坏人坏事,也是文学的使命。但是只讲坏的,不讲好的;只塑造丑恶,不歌颂英雄,只讲共产党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不讲新中国的成就和光辉前途。这不是什么“寻根文学”、“暴露文学”,甚至谈不上是文学,而是谩骂。
恕我直言,阅读莫言的作品,没有丝毫的文学享受。因为他的语言很低俗,粗野,甚至下流。换句话说,没有任何文学语言的美感。但是,这一点儿也不影响他的作品获奖。因为,把中文翻译成西方的文字,恐怕译者会有意无意的屏蔽掉那些粗俗的内容和词汇的。
当然,莫言先生写作的本意并非是为谁提供炮弹,只是西方人从其文章中找到了可以当作炮弹的素材。由此,诺奖颁奖辞里就出现了把“毛泽东主义”和中国经济腾飞,与日本占领相提并论为“莫言作为个体反抗的所有不公”的恶毒攻击之词(莫言生于1955年,他什么时候参加抗日了?)。像这样被西方人用来诋毁中国的文艺作品,难道值得追捧吗?
以上书评,仅个人看法。说的不对,请作者和读者批评!
《小老头网站》评论员
2024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