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航运交易所

 

    没有帝王的冠冕,却发布着这个星球上最具权威的语言;

没有元帅的权杖,却以无形的手指挥着千百条巨轮远航;

没有船只的进出,却是一个吞吐着千万条航运信息的港湾;

没有机器的轰鸣,却是一座推进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泵站。

 

在苏州河与黄浦江激情拥抱的地方,在海关大钟与巨轮汽笛呼应唱和的地方,在日新月异的北外滩,在既古典又洋气的“海运一条街”大名路上,矗立着一座白色的大厦,广场上站立着一只铁铸的山羊雕塑,飘扬着东西方航运巨头们的标识旗,向人们展示着,世界上航运界的领头羊都在此聚集。这就是闻名遐迩的上海航运交易所。

 

上海航运交易所是经国务院批准,由交通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组建,于19961128日成立的我国第一家非营利性的国家级航运交易所,是我国政府为了培育和发展中国航运市场,配合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所采取的重大举措。

航交所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总裁负责制,下设信息部、交易部、技术部、结算部、投资管理部和总裁办六个部门。

“规范航运市场行为,调节航运市场价格,沟通航运市场信息”是航交所的基本功能;

“公开、公平、公正”是航交所遵循的铁则。

 

八年的锐意进取、八年的奋发图强、八年的励精图治、八年的开拓创新,上海航运交易所成为了中国最具权威,水准最高的交易中心、信息中心和海运政策法规实施推广中心,给国家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各级领导关怀着上海航运交易所。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挥笔写下“规范航运市场,为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服务”,表达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殷切希望。

交通部、上海市的领导同志多次来到航交所具体指导,给予了航交所全体同人许多关怀和鼓舞。

 

国际同行们关注着上海航运交易所。

有着百余年历史的伦敦“波罗的海”航运交易所主席彼德基勤先生来了,达成了两家最具世界影响力的航交所互为会员的协议。

上海航交所组办的“98’国际海运政策与发展国际研讨会”、“国际海运高级论坛2003”等会议上,同行们欢聚一堂;

航交所先后组团或派人赴欧洲、北美洲、南美洲、澳洲、东南亚等航运发达地区考察访问,都受到同行们的真诚的款待和良好的祝愿。

 

国内外“港、航、货、代”企业和集团汇聚在上海航运交易所。

航交所现有外资会员企业14家,全球前20家班轮公司中,11家成为航交所会员。国内的正式会员已达300多家。

 

像证交所人头潮涌,如产权交易惊爆海内外,似黄金买卖预示着经济潮涨潮落一样,上海航运交易所积极介入了最活跃的“八大要素市场”,不仅活力迸发着每一天,不仅吸引着海内外的目光,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形成起着不可估量的现实与历史作用。

航交所从提供规范有效的法律文本开始,以专业操作能力为依托,开展船舶买卖交易。同时接受运力租赁、设备转让、船舶检验、船舶估价的委托,并定期发布船舶买卖和租赁信息。年成交船舶协商交易达数十艘。

 

上海航运交易所成立以来出色地完成了交通部、上海市和港航单位委托的20多项极具影响力的科研项目。

《中国航运发展报告》以翔实的数据,权威的分析,通过对国内、国际航运的回顾与展望、政策法规的阐述、航运热点问题的讨论,系统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了中国航运发展现状。

航交所编制发布的“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与国际上“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一起被誉为世界两大海运运价指数,成为联合国文件引用的可靠数据。

航交所成功地完成了交通部“九五”重点科研项目“中国沿海运价指数”的编制与发布工作。指数及时反映了沿海航运市场的价格变化趋势,引导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上海航运交易所经由交通部授权,实施了国际集装箱班轮运价报备制度。多年来航交所接受报备生效运价数万条,上百家全球航运企业向上海航交所报备了运价。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精神,航交所培训了多批国际海运从业人员,提高了他们的业务水平和法律规范意识,也不断提高了航交所自身行业管理水平。

航交所以市场需求为杠杆,以自律、自愿为原则,多次沟通船货双方的意见,多次协调欧洲、日本等航线的运价,使成千条巨轮顺利地行驶在宽阔无边的兰色海洋上。

 

古人渴望具有“千里眼”、“顺风耳”般收集信息的功能,从而收到“运筹帏屋,决胜千里”的奇效,现在,对于上海航运交易所已不是神话。

航交所拥有着“一刊三网”,吞吐着成千上万条航运信息,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信息港”。

周刊《航运交易公报》,融市场信息、政策指导、行情发布、实务运作于一册,是交通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上海市港口管理局对外发布信息的主要载体。信息还通过中央电视二套对外播出,覆盖面更广;

中华航运网,主要栏目有资讯中心、船期预告、运价指数、市场统计、会员导航等,日平均访问量达12万次;

中华航运人才网,为业内的企业和专业人士提供了一个“专业、快捷、高效”的人才服务平台,促进了航运人才的合理流动和航运人才要素市场的形成;

航交所并拥有着自身的网站。

这些网站连接着七大洲,四大洋所有港口和航行中或停泊中的货船,收集和发送着一切航运信息。

无论你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航运公司,都可以共享信息平台;

无论你在什么地方,只要轻点鼠标,就能快捷地进入航运市场。

信息自由地,快速地流动着,资源在互动中实现最佳配置,“要素”在整合中积聚倍增,产生的财富将得到几何级数的增长。

 

为了更好地为会员服务,上海航运交易所在交通部、上海市的领导下,积极配合口岸“大通关”改革试点,组建上海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将涉及航运的港、航、货、代企业及海关、国检、边防、海事、金融保险、法律咨询等130多家单位引入航交所集中办公,为广大会员企业提供了“集中、便利、经济、高效”的“一门式”、“一条龙”服务。特别是根据航运工作的特点,实行了“5+2”工作制,拥挤的“黑色星期五”已变成了历史,上海的通关效率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如今,航交所已成为上海口岸的重要窗口,承担着上海口岸出口报关的70%,跃居第一位,承担进口报关的30%和国家检验检疫上海口岸出口报检工作。每天进出往来的各地从业人员达1万多人次。

上海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已成为上海口岸的一个标志性配套机构。

 

面向太平洋和长江的上海,心胸是那么地开阔,志向是那么地高远。

在中央人民政府的支持下,上海决定要海陆空并举,加快建设一个以上海为龙头,浙江、江苏为南北两翼,华东地区和沿长江地区为腹地的国际航运中心。

 

上海航运交易所收集的信息显示:

世界上吨位最大,设备最先进的第六代集装箱船“上海快航”已悄然逼近长江口外;我国最大的“中集”、“中海”、“中外集”等公司的总部已移师上海,其集装箱吞吐量已占上海港的70%;意大利“邮船”、以色列“星”、法国“宇飞”等公司的集装箱增幅已名列上海港前茅。集装箱航运代表着未来的发展趋势。比照香港、新加坡这两个世界上集装箱吞吐量最大的港口资料,上海航交所的研究结论是:

建立国际集装箱枢纽港是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第一步。枢纽港不但是量的概念,还必须是一个多功能的港口,一个国际中转量发达的港口,一个核心影响更广泛的港口。

 

一份份的信息飞向上海市政府,

一份份的研究报告飞向交通部,

一份份的建议飞向中央决策者。

 

于是,位于长江口外的大小阳山深水港传来隆隆的炮声,

于是,一条长达30公里的巨龙——东海大桥跃出水面,

于是,一座功能齐全的海港新城在芦潮港拔地而起。

 

上海航运交易所在上海港从黄浦江走向长江,从长江走向海洋的征途中,不断地发挥着“高级智囊”的作用。像伦敦港为“波罗的海”航交所而自豪一样,上海港也以上海航运交易所为荣。

 

世界上还有什么事业,能比面向蔚蓝的大海更令人神往心驰?

世界上还有什么工作,能比通过网络把握着时代更令人激奋?

世界上还有什么地方,像航交所这样更加贴近现代化的大门?

世界上还有什么单位,像航交所这样精英荟萃成就大业伟业?

 

前进吧,上海航运交易所!

祝福你,上海航运交易所!

                                                          江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