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山纪行
利用暑假的机会,我于7月15日-17日专程来到浙江省岱山县,调研那里渔业生产和渔民生活的情况。通过实地调查走访,使我看到了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东海渔村的巨大变化,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和教育,与从书本或其它信息渠道获得的感受完全不同,同时也加深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和理解。
据史料记载,岱山自古起就被称作“蓬莱仙岛”,是秦始皇寻找长生仙药之地,现在岛上还建有徐福的庙和塑像。全景区海岛风光宜人,有3600米长的“鹿栏晴沙”海滨浴场,此浴场因滩坡小、沙质细、坚硬平坦,被誉为“东南第一滩”;秀山景区的沙滩群,金沙碧海,在绿山的映衬下更显海岛情调;有五、六百年来人工取石形成的石景“石壁残照”;有干百年来由于大海冲刷造就的天然石笋,栩栩如生;清乾隆年间修建的佛教胜地“慈云庵”气魄宏大,摩星山顶清凉迷人,是观看“蓬莱仙境”的最佳之处;大衢观音山的观音寺是观音菩萨最早的道场,登上山顶的观音宝塔,海上秀色尽收眼底,加上岱山渔乡风情浓郁,渔家生活、捕渔作业、海上垂钓,渔民服饰、海涂泥涂采贝、礁岛采集海味、海鲜美食和宜人的海岛气候,更增添了海岛的迷人魅力。由于岱山岛处于杭州湾门户的正中“咽喉”部位,一直是我国的国防要地,至今仍驻扎有重兵,所以开发得较晚。古长戈同学在南京军区司令部任兵种部司令期间,曾多次到该岛检查防务,我们三系一班黄伊多同学的爸爸在文革时期担任舟嵊要塞区司令员,也曾驻守在该岛。目前,除县城所在地的高亭镇比较现代化外,其余地方基本保持了原有的风貌。最近,有专家大胆设计:在杭州湾架起一座世界上最大的跨海大桥,要把上海、宁波和舟山群岛中的一些岛屿连接起来。这个方案如获批准,岱山的地位就更加重要了。
岱山全县面积5242平方公里,其中海域4916平方公里,陆地326.4平方公里(其中潮间带滩涂57.4平方公里)。人口20万,外来打工者约1万人。农民占40%,大部分以种植玉米、花生等旱庄稼和蔬菜为主,很少有水稻田,人们日常所需的大米、面粉等食粮,主要依靠从岛外进口。渔民占60%,共有渔船(可出外海的机动渔轮)15000艘,年捕鱼、蟹等海产品35000多万吨。岱山县由404个岛屿组成,其中有人居住的岛屿16个,岱山本岛是舟山群岛的第二大岛。全县群岛环抱,多优良港湾,海岸线总长717公里,其中水深10米的岸线25.4公里,水深20米的岸线9.9公里。岱山渔场水域宽阔,水质肥沃,气候适宜,饵料充沛,海洋生物种类繁多,渔业资源十分丰富,域内仅鱼类就有300余种,是我国东海的一所“活鱼库”,是全国十大重点渔业县之一,也是我国优等海鱼--大、小黄鱼的出产地。然而,由于近年来的海洋捕捞业太发达,加上杭州湾的污染严重,近海的渔业资源渐趋枯竭,天然黄鱼已经濒于绝迹,很多生长在浅海、礁石和沙滩附近的名优特海产品也在逐步减少。岱山渔民目前主要靠捕捞螃蟹为生,由于杭州湾的海水所含腐殖质较多,营养丰富,所以十分适宜螃蟹的生长繁殖,而螃蟹在市场很受欢迎,价格不菲,我在夜市的大排挡看到:一只螃蟹就要卖到30多元呢!难怪渔民们对捕捉螃蟹兴趣很高,所以,即便在休渔期间,还可见到在每条渔船上仍排放着很多的捉蟹长笼。与此同时,滩涂养殖资源也在不断开发,鱼,虾,贝,藻立体式海水养殖蓬勃发展。但,这又造成了新的难题,由于人工养殖业的发展,造成海洋洋流规律受破坏,海水进一步污染,赤潮加剧,有的海洋生物因无法适应而难以生存。对此,有关部门正在会同专家积极研究对策。
针对以上情况,县里正在寻求开拓其它经济发展门路。岱山制盐历史源远流长,自宋朝起就以色白、粒细、味鲜而被列为贡盐,现有盐田面积3.5万亩,年产原盐10万吨以上,占浙江省四分之一。我在一路上就见到很多挖得四方四正的盐田,引进田里的海水在夏日的阳光下蒸发,田边已经晒出了白花花的咸盐。另外,伴随着改革开放而诞生的、富有特色的海岛工业也发展迅速,已形成了六大主要行业,即:水产加工,化纤制造,玩具机电,汽配行业,轻纺鞋业,船舶修造。与此同时,还建立了四大工业园区,即:高亭海洋特色工业园区;泥峙微电机汽配工业园区;岱西船舶废电机拆卸工业园区;衢山来料加工工业园区。具有海岛特色的地方工业体系初步建立,昔日单一的渔业或农业经济格局正在改变。为保护和恢复海洋生物的生殖繁衍,渔民们坚决执行国家规定的每年6月-9月为休渔期的政策;同时限定渔船的使用期,凡航行达到一定海里数的渔船必须报废,并且每年以10%的数额递减捕鱼船的数量;另将现有渔船的一部分改为运输船,现已有600艘渔船改运输,明年将再有500艘改为运输船只。为了减少渔民在休渔期的损失,国家用退税的形式给渔民以一定的经济补偿,渔民对此比较满意。由于受到宣传媒介的影响,岛上青年大多不太安于像他们的先辈那样,做一辈子的渔民或农民,而想到外面的精彩世界去闯荡,享受和体验一番都市的现代文明。因此,不少青年都到上海、杭州、宁波去工作,起码是到舟山或县城去居住。这就使原本宁静的渔村、小镇显得更加冷清了。我在离开岱山回宁波的途中,就碰到几个渔民子弟,他们都在宁波打工,大多从事低技术含量的服务性行业。
岱山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很适宜农植物生长,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多数是老人和妇女。我在离县城15公里的岱东镇庙后村拜访了一位渔农人家,女主人应大嫂十分热情好客,得知我是从远方而来,特地从院内水井里提上来一个是她自己栽种、镇得冰凉的西瓜招待我,并详细地向我介绍了有关情况。她今年57岁,属狗的,丈夫与她同岁,却常年有病,不能劳动,因此田里活计都由她一人承担。全家以刚承包土地时的四口人计算,分得土地2亩,以前有水田,现在全部改种旱庄稼和蔬菜。有两个儿子,都是渔民,大儿子已经结婚,刚生了个小孙子,小俩口和孙子到他丈母娘家去了,小儿子20多岁。十年前盖了栋两层小楼,上下共八间,另外还有两间闲置的旧平房。楼房从中间隔开,分两个楼梯上下。大儿子去年结婚,他那边的房子装修得很现代化,应大嫂和老伴、小儿子住的这一边没装修,但也显得高大敞亮。农家院落收拾得干净利索,井边的瓜棚上,挂满了各类瓜果、葫芦。儿子每人每年打鱼收入不少于2万元,自己在田里的收入也很不错,种的有大豆、玉米、花生和蔬菜,西瓜种了20多棵,主要是自己吃和送亲友,不卖,蔬菜吃不完就拿去卖。她每年只交农业税一项,只有80、90元,自诉负担不重,儿子的渔业税按照每条渔船的吨位,由村里统一上交,账目清楚明白,群众大部分都很满意。只有经历过苦难的人,才更懂得珍惜如今的幸福和安定。应大嫂对现在的生活十分满足,每天都要到田里去干农活,那怕天气再热、再冷,也从不间歇,虽然也很累,但是很快乐。2亩旱田在她的打理下,显得对门对路,不仅西瓜又大又甜,其它各种庄稼也都长得生机勃勃。听她介绍情况头头是道,农业的技术活儿也干得很好,谁能相信她竟连学校的大门也没曾进过呢!这位与我们的同龄人还是个虔诚的佛教信仰者,家里的佛龛供奉着观音神位,每天清晨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给神位前的碗里换上清水,在香炉里点上香火。每逢农历2月18日、6月18日和9月18 日--观音菩萨(出生、出家、得道)的三个重要节日,她就会提前几天吃斋沐浴,到村里简陋的佛堂,与那些善众们一起敲木鱼,诵读经卷。相传,舟山群岛是汉传佛教里观音菩萨的道场,“观音文化”深入人心,渔民们出海,无不祈求观音菩萨保佑他们丰收、平安。根据官方统计,当地信仰佛教的人数约占总人口的50%。距离岱山仅21海里的普陀山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每天的香客和游人络绎不绝,最近主要是由海外华人捐资,在岛边的礁石上修立起一尊高大的白色玉石观音塑像,远远望去,我总觉得好像那是屹立在美国长岛的自由女神,并从中感悟到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别。
庙后村背靠青山,面向大海,共有500来户人家,家家都有一栋两层楼房,显得宁静、富裕、祥和而温馨。村南面就是岱山著名的风景区—鹿栏晴沙,站在修得犹如长城般的防波堤上,放眼望去:一边是整齐的田园如画,碧绿的庄稼竞秀,偶尔还可见到老牛在田间悠闲自在地吃草;另一边是千米沙翻白浪,万倾海卷橙波,不时有游人在游泳嬉戏,令人觉得恍惚真似来到了远离尘嚣的蓬莱仙境。然而,在我与村民的交谈中得知,他们几乎无一例外地希望能有开发商来,将这里建成如同普陀山一般的繁华热闹;希望政府征用他们的农田,修建出国际一流的旅游度假村,吸引大量的中外游客来这里,使他们变得更加富裕和现代化。如果真的是那样,他们究竟能得到些什么?又会永远失去些什么呢?
深圳社院 王拓 2003.7.28
照片:
岱山鸟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