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算》影响不好

 

电视剧《暗算》播出以来,很收欢迎。其原因有三:一是选材新颖,反映了鲜为人知的情报战线的内幕;二是故事情节离奇,用特异功能、恋情和自杀的方式来表现情报手段;三是演技不错,主要演员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有血有肉。

也正因为如此,该剧对社会的影响很大,也很不好。

该剧分为《听风》、《看风》和《捕风》三个部分。前两部分,主要是描写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期新中国与台湾当局之间的情报战。《听风》是描写敌台侦听工作,《看风》是描写密码破译工作。由于这两项工作至今属于军事和安全部门管辖,所以保密性很强,在影视作品中也很少表现。因此,当群众看到这类题材的作品时,很容易信以为真,对于其中的真伪也难以辨别。

在《听风》中,电视剧把一个具有听力特异功能的弱智盲人,描写成为侦听战线的大英雄;更可笑的是,他可以从刚出生的婴儿的啼哭声中,辨认出孩子的父亲是谁(盲人阿炳有可能辨别出不同发报机的信号特征,但这与辨别婴儿与成人的发声完全是两回事;婴儿的声带和发声与血型或DNA不同,不具备遗传的基因和识别父母的条件)。该剧很容易让观众相信,弱智人不仅可以搞情报工作,甚至比正常人还要出色,这是对情报战线工作人员的不尊重。

在《看风》中,电视剧把一位由周总理点名请回来的数学家,描写成为一个“见谁爱谁”的偷情女子。当情报部门的负责人安在天动员她参加工作时,她明确地表示:她参加情报工作仅仅是为了得到安在天的“爱情”,并以此作为参加工作的交换条件。不仅如此,该剧还费了很多笔墨去描写这位女数学家与几个已婚男人之间的“暧昧关系”,甚至让她最终死于“情杀”。该剧用这样一个人物形象来表现建国初期回国工作的老一代科学家,是对真实历史的丑化,也是对周总理本人的不尊重。这种用真实历史人物和事件来烘托虚构人物的表现手法,不仅不严肃,而且很容易让观众误读历史。

该剧描写的时代正是六十年代困难时期,当时虽然物质条件较差,但人们的精神面貌并不像剧情中描写的那样坏(“雷锋精神”就是那个时代的主旋律)。现在不少年轻人对毛泽东时代的理解很不正确,往往认为是“漆黑一团”,这与一些影视作品的误导有关。电视剧《誓言无声》也是描写那个时代的“反特”片,其中也有情报人员的恋爱情节,但处理的比较自然和真实,客观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和精神面貌。相比之下,《暗算》就显得不够真实,过于荒诞。

再说《捕风》。该剧是描写三十年代中共在上海的地下工作,也就是周恩来所领导的“特科”的地下斗争故事。关于这个题材,已经播出过多部影视作品,早期的有“永不消失的电波”、“聂耳”、“革命家庭”等,近期的有“潘汉年”、“陈赓大将”等。与这些作品相比较,《捕风》一剧对当时地下工作的描写,显得很不真实。

首先,《捕风》的故事情节不符合逻辑。地下党员钱之江出于无奈、把情报吞进肚子,采取自杀的方式试图用遗体把情报送出去,从而通知党组织改变开会的地点,这在逻辑上是讲不通的。一般来说,一旦秘密会议的知情人被捕(或被敌人控制),必然要取消或改变原定的会议计划(中共“一大”会议在上海召开时受到敌人干扰,随即转移到浙江嘉兴继续进行);这是常识,不需要等待知情人把情报送出来(钱的自杀更可能引起敌人的怀疑,死人肚子里的情报也可能是敌人放进去的),因此无论是钱之江的自杀或是他体内的“情报”,都是没有价值的。该剧的故事情节不仅是故弄玄虚、而且是弄巧成拙。

该剧中关于在“某医院”召开中共秘密会议的情节是一段真实的历史,但不是召开情报工作会议,而是召开中共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在电视剧《陈赓大将》中,对此有详细的描述。不过此次会议是经过事先周密安排的,虽然敌人听说中共要在上海开会,但并不知道具体地点,也不存在所谓“知情人被捕”的干扰。《暗算》假借真实的历史背景,虚构出《捕风》中的故事,再次误导了观众;甚至还编造出钱之江的妻子为他“开膛破肚、获取情报”的荒诞情节,不知这是在歌颂、还是在丑化中共的地下工作?这让我想起现在数不清的“皇帝戏”,都是采取“戏说”历史的手法,虽然可以取悦于观众,但是却歪曲了历史。《暗算》一剧,也可以说是对中共革命历史的“戏说”,表面上是在歌颂,实际上是在丑化。

耐人寻味的是,《暗算》为三个主人公安排的结局都是死亡。如果说钱之江在三十年代死于国民党之手还算是“光荣牺牲”的话,那么阿炳和黄依依在五、六十年代的死,就“令人费解”了。尤其对于黄依依的死,一些网民甚至表现出“痛心”和“悲愤”、“不忍心再看第二遍”。这也许就是作者的目的,《暗算》一剧所要“暗算”出的效果,就是要让一些不了解历史的观众认为,在建国初期的新中国是多么“压抑”和缺乏“自由”,党的领导是多么“昏庸”和不讲“人性”。使得“大英雄”和“大功臣”,不是成为疯子(破译“紫金”密码的功臣疯了),就是成为了牺牲品。这不禁会使观众发出这样的感慨:即使在新中国建立以后,发生在英雄人物身上的“悲剧”不仅没有避免,而且更加“令人心痛”!

剧中还用“毒蛇”、“耗子”等称呼作为地下工作者的代号,听着十分不舒服。在过去类似的影视作品中,从未见过这样的作法。不知作者是褒义,还是贬义?

总之,我认为凡是描写真实历史的文艺作品,应当力求客观和真实。如果是“戏说”历史,就不要与真实的历史人物或事件相联系,以免误导观众。现在不少观众很欣赏《暗算》一剧,即使有不同看法,也仅限于对人物的感情纠葛的讨论,这说明该剧的不良影响还远远没有被人们所认识,所以本人不得不泼上一盆凉水了。

 

                                                                                                 2007615